東南亞 特快車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印度起風了
印度擁有和中國一樣龐大的內需市場和豐沛的勞動力,吸引各國大廠紛紛前往印度佈局。圖/美聯社
每年1月26日印度駐臺代表處都會在臺北高級飯店舉行國慶酒會,今年因疫情而延到3月29日。活動當天冠蓋雲集,不僅各國外交使節踊躍捧場,我國的部會首長也多人出席,產學界人士更多,熱烈程度更甚以往。印度的一位副代表招呼我時特別感到高興,他說這是在全球疫情肆虐下,印度所有海外使館唯一仍可舉辦酒會的單位,外加一句:「臺灣真好!」。
此場景直接反映了臺印關係相當熱絡,可能處於有史以來的最佳狀態。印度多年來因奉行不結盟主義,且經濟發展相對落後,雖是一個人口超過10億的大國,但在國際社會中並沒有佔據重要位置。由於當年印度長期執政的國大黨政府在國際組織上常爲難中華民國,雙方關係不睦,直到1995年雙方互設代表處才恢復往來。直到曾經以人民黨秘書長身分訪臺的的莫迪總理於2014年執政後,他完全不遮掩對臺灣的好感,更曾經公開表示,I代表印度,T代表臺灣,所以臺印科技(IT)合作,是天作之合(a marriage made in heaven),雙方關係因此在近幾年迅速升溫。
當然,國際情勢的巧妙變化也產生了推波助瀾的效果。主要是美、中兩國近兩三年來的齟齬,突顯了印度在國際地緣政治的重要性,遂成爲各方拉攏的對象。而擁有和中國一樣龐大的內需市場和豐沛的勞動力更吸引各國大廠紛紛前往印度佈局。於是在蘋果、亞馬遜和日本大汽車公司的帶動下,臺商如鴻海、和碩、緯創、正新、南六等紛紛跟進,前往印度建立生產基地。臺灣電機大廠東元也花了三年時間取得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機場附近的一塊工業用地,生產電動車馬達,並歡迎其他臺商入駐。
在中國大陸的印度觀察家常常喜歡用「龍象之爭」爲中印的相對發展作比喻,由此可見,中、印之間的差距的確不小。但從2014年開始,印度的進步就非常明顯,主要是因爲莫迪政府展現大有爲的氣魄,大力修改稅制、鬆綁勞動法規、推動電子支付、改善跨州物流、獎勵外國投資。其結果是印度這些年在經商難易度、創新指數和物流指數的排名大有進步,2019年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流入51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九,近幾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貼近中國,兩者常在伯仲之間。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人均所得已經突破10,000美金,但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面臨「中等收入陷阱」,迎來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相較之下,印度的人均所得剛跨過2,000美金(相當中國2006年的數值),經濟發展正處於蓄勢待發的階段,如果依照過去幾年的方向和速度持續發展,印度這頭大象必將展現嶄新風貌。
5、6年前大量臺商轉移陣地,前進越南,帶動越南一片榮景。近兩年在歐美大型企業要求之下,大型臺商陸續轉進印度,供應鏈的協力廠商也紛紛跟進。雖然全球疫情肆虐,步調稍有停滯,但可以肯定的是,疫後工商活動一定會出現爆發性的成長。
多年之後,印度終於起風了。還在思考如何全球佈局的臺灣企業應該利用這個空檔對印度進行超前部署。對已經動心起念,甚至準備起而行的臺商而言,前進印度此其時也。謹提供以下三點建議供參考:
一、印度市場大而複雜,一定要有中長程的規劃和長期耕耘的決心,打帶跑難以成功。進場初期感到挫折或繳付學費勢必難免,但隨着印度市場一起成長的果實異常豐美,不能輕言放棄。
二、印度法規繁複、風俗習慣迥異,官僚體系效能不彰,臺商的中國經驗或東南亞經驗很難在印度複製。前進的臺商最好一開始就尋求會計師、律師和企業諮詢師「三師」的協助,方能事半功倍,以避免走冤枉路,甚或遭到欺騙。
三、臺商在大陸發展有同文同種的方便,在東南亞也有不少華僑可幫忙,但是印度完全不一樣,臺幹或陸幹水土不服是常事。所以覓得雙語文、雙文化(bilingual and bicultural) 的人才非常重要。臺灣各大學現約有2,000多位印度留學生,多數爲理工科的碩、博士生,且都修過中文課,他們就是現成的人才庫。臺灣印度經貿協會去年11月在臺北辦了一場臺商和印度人才媒合,相當叫座。下一場將於5月6日在臺中市政府舉行,有心的企業可共襄盛舉,或尋覓適合的印度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