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成網大“獨苗”後,釋小龍們該如何“復刻”謝苗?

作爲一個成熟的商業片類型,武術動作在港片黃金時代早已經歷過深刻的開發,網絡動作電影的受衆往往又是看過不少動作片的“老炮”,如何調動起這些觀衆的情緒?

讀娛 | yiqiduyu

文 | 零壹

8月3日,釋小龍自導自演的網絡電影《醉後一拳》播出,這部功夫片由釋小龍、郝劭文,尹子維、張世、翁虹、苑瓊丹、車保羅、陳昕葳等主演,暑期檔網絡電影市場內容匱乏較爲嚴重,《醉後一拳》上線後迅速登上了騰訊視頻、愛奇藝站內電影熱榜第一。

動作類型片在院線和網絡的市場趨勢截然不同。在暑期檔期間,《海關戰線》和《傳說》兩部動作片票房均遠低於預期,而在整體表現下滑的網絡電影市場裡,動作片又基本成了當下“碩果僅存”的強勢類型:

2024年分賬票房過千萬的網絡電影中,動作片幾乎佔了70%以上,包括分賬達3700萬的《黑白潛行》,破2800萬的《西裝暴徒》,以及在付費點播市場表現良好的《目中無人2》《制暴》《緝惡》等。

1

武打童星在網絡電影市場創業

不難發現,謝苗、安志傑、陳國坤在這波網絡動作片熱潮中成爲了主角,其中尤以謝苗的發展轉型最爲成功。通過《東北警察故事》和《目中無人》系列建立起的人物形象獲得了高度認可,其戲路也隨之穩定、拓寬,發展空間比過去大了許多。

而和謝苗一樣曾被視爲李連杰接班人的釋小龍,在此前的演員生涯迷茫期與謝苗如出一轍。 隨着功夫片市場在院線的式微,再難在主流商業片中看到他們的身影,而低成本網大又進一步消耗了自身的口碑。直到近幾年內容市場格局生變,在網絡電影市場規模縮小的時代裡,製作水平日漸精品化的功夫片反而成了優勢類型,也讓這批功夫明星有了自己的發展空間。

但和已經找到自己戲路的謝苗相比,釋小龍仍在等待自己的機會來臨。2022年12月,釋小龍執導的首部網絡電影《逃學神探》,以導演首秀的角度來說表現不錯,豆瓣評分5.7,分賬票房達2000萬+,這部港片雜糅元素集合的影片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或許是現在我們能看到《醉後一拳》的重要原因。

但憑《逃學神探》《醉後一拳》這樣本質上沒有脫離傳統網大套路的“快餐”,釋小龍顯然還不夠來一場華麗轉身,後續與輕刀快馬合作的《捉刀人》等新片可能纔是真正意義上的轉折點。

《醉後一拳》的大致觀感與《逃學神探》基本一致——份大量足的傳統功夫片打戲段落,偶見亮色的動作設計和鏡頭運動,以及大量縫合港片元素的設定,不考究細節而是着力突出矛盾的情節安排,整體是常見的賣點顯著,但短板也明顯的網絡動作電影。

釋小龍着力希望在影片中給足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在影片開端,他選擇用剪輯手法連接起四段不同場景的打鬥,板凳、棍棒、雙刀和摔跤擒拿不同手法,在擂臺、雨巷、狹窄過道等不同場景的打鬥場景,以突出主人公林耀的武功實力,這段剪輯打戲延續了近6分鐘。

不難發現,這又是一次典型的“網大前5分鐘”定論下的產物,把打戲“份大量足”這個信息塞到了觀衆眼前,直白吸引觀衆繼續看下去。影片的劇情隨後開始了局中局反轉,打遍無敵手的少爺遭遇人生重創,是《霍元甲》當年備受爭議的劇情設定,影片其他整體元素幾乎是《敗家仔》《醉拳》《霍元甲》《蘇乞兒》等一批香港功夫片的結合體。

從影片明顯不高的成本角度來看,《醉後一拳》最終的製作水平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打戲賣力,場景變化多,大部分鏡頭表現水準及格。但影片的問題是明顯缺乏整體性——沒有一個合理簡潔的故事主線,沒有一以貫之的動作武打美學,也沒有任何主題表達和審美表達的野心,比起找來鄒兆龍一起拍攝的《逃學神探》,整體上的觀感可以說是沒啥進步。

不過後續釋小龍還有不少作品已經開機或拍攝完畢。《捉刀人》 由《東北警察故事》《目中無人》系列背後的“輕刀快馬”團隊操刀,秦鵬飛執導,可以視爲《目中無人》系列將“捉刀人”這一角色拓展世界觀的重要環節。

從釋小龍微博來看,同樣由秦鵬飛執導,並將與在《制暴》中表現突出的包貝爾合作主演的《打黑》在今年3月開機,海報顯示該片是愛奇藝“雲影院”的新項目,其在付費市場的表現如何值得觀察;今年6月,《逃學神探II》時隔兩年後開機。

可以看出,釋小龍在試水網絡電影市場後,已經從《逃學神探》的嘗試期到了穩定產出期。《捉刀人》《打黑》《逃學神探2》這三部待映影片,將會成爲釋小龍復刻謝苗職業生涯的重要項目,影片的成色和水平如何相當重要。

2

動作網絡電影升級,一定要“建立風格”

與其說動作片在網絡電影市場如魚得水,不如說是動作片逐漸成爲了受衆穩定、但難以破圈的傳統類型片。主流商業電影往往是多元類型的雜糅,不再是動作明星一呼百應扛起票房的時代,老一代功夫巨星中仍在高產的成龍,近幾年電影在國內市場一部不如一部;而新生代武星大都並未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直到在網絡電影市場中摸爬滾打,最終發現大衆對動作電影的需求仍然十分穩定,只不過需要一些更具審美升級的類型創新。

在這一領域做得好的,目前顯然是以《東北警察故事》《目中無人》系列背後的“輕刀快馬”團隊爲代表。這兩個網大系列中,均是楊秉佳主要負責編劇文戲部分,秦鵬飛主要負責動作設計部分,均是謝苗主演,魏君子擔任製片人。兩個系列均取得了豆瓣評分7分以上的成績,《目中無人》《目中無人2》點播加分賬票房在2000萬以上,《東北警察故事2》達到3000萬,堪稱口碑和商業價值雙收。

輕刀快馬在這兩個系列中所做的創新,基本都可以歸納爲在傳統網大動作片的水準上“前進一小步”。他們在不過多擴大成本的基礎上找到的升級方向,讀娛君認爲可以這樣總結:提升動作戲審美、拉滿劇情的情感衝擊、創造有記憶點的主角。

動作戲是動作類型電影的立身之本。但作爲一個成熟的商業片類型,武術動作在港片黃金時代早已經歷過深刻的開發,網絡動作電影的受衆往往又是看過不少動作片的“老炮”,如何調動起這些觀衆的情緒?

從這一點來說,《目中無人》是一個極佳的範本,創作團隊在這個項目中的試驗性想法很明顯——僅70分鐘+的時長,大量留白的情節和人物背景設定,高度風格化的人設和動作設計,將一些蕪雜外延的注水手法全部捨棄,留下的是高度鮮明的人物,以及與人物高度匹配的故事矛盾衝突,以及與這樣的人物和情節高度匹配的武打動作設計。

影片最後留給觀衆最深刻的印象,無非是反派的一句“好狠的瞎子”,盲杖一劍封喉、火焰雙刀、雪天大戰等高水平的動作表達,以及個性、風格化顯著的鏡頭構圖和色彩。

說到底,《目中無人》的動作戲難度並未比同行們高出一個級別那麼誇張,但觀感效果卻是更高層面的。這很大程度上是鏡頭調度、獨特人設、情節氛圍相互配合的結果,影片成功讓觀衆體會到了成瞎子這一角色背後那武俠的本質,情感爲之調動,而影片超出同行的鏡頭、動作審美,更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從情緒到動作再回歸情緒”的表達效果。

這其實是當下網絡動作片比較缺乏的。像《醉後一拳》開場的四場打鬥剪輯戲,打的不可謂不賣力,但卻一點都調動不起觀衆的情緒——這當然是因爲沒有劇情衝突和情緒的烘托,只是“爲了打而打”罷了。

所以合適、有記憶點的主角人設會非常重要。謝苗從童星到復出早期的艱難,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外形和性格特徵沒匹配到合適的角色,而李紅旗、成瞎子這兩個人物特徵極其鮮明、又極具個性化魅力,與謝苗的氣質又是天作之合,這種契合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回到釋小龍的話題,同爲童星,釋小龍在長大後的迷茫很大程度上也是缺乏代表性角色,其在後續《捉刀人》《打黑》《逃學神探2》三部作品中能達到怎樣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角色與演員本人氣質的貼合度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