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雞眼」、「脫窗」眼部疾病 喬好就變正妹

張小妹妹3個月大時,家長髮現是「鬥雞眼」確診嬰兒型內斜視約40度。(翻攝照片/張妍溱臺中傳真)

臺中榮總眼科部醫師樑巧盈說,斜視的傳統治療爲手術,注射肉毒桿菌素是替代療法,免開刀、無傷口,但幼兒仍需全身麻醉。(張妍溱攝)

樑巧盈說,眼瞼痙攣症通常發生在老年人,盛行率每萬人有3至10人得病,患者眨眼頻率增加,眼輪匝肌過度緊繃,嚴重會因雙眼緊閉無法正常睜眼。(張妍溱攝)

斜視是幼兒常見眼部疾病,臺灣發生率約2%,臺中榮總眼科部醫師樑巧盈說,兩眼無法同時正視目標,俗稱「鬥雞眼」即是內斜視、「脫窗」是外斜視;目前有肉毒桿菌素治療法,但幼兒仍需全身麻醉再注射,經1到3次注射,可獲改善,提醒家長多觀察家中孩童「靈魂之窗」,有異狀立即就醫檢查治療。

張小妹妹3個月大時,家長髮現是「鬥雞眼」確診嬰兒型內斜視約40度,因1眼弱視,喪失立體感、肢體不協調,經常碰撞跌倒、影響外觀,最後在眼科醫師建議,進行全身麻醉下進行了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將眼睛回到正位,小妹妹已4歲,模樣可愛,視力發展良好。

樑巧盈指出,斜視可以透過手術矯正,以放鬆或是拉緊眼外肌,矯正眼位,也是目前主流的治療方法。但是患童家長對眼睛手術,常會感到擔心害怕,甚至錯過了黃金治療期,肉毒桿菌素注射取代傳統手術,因爲免開刀無傷口,也是很好的替代療法。

78歲的吳女士,從事成衣工作,10年前退休後,發現眼睛很乾,有時雙眼緊閉竟鎖住,需用手指撐開眼皮,才能勉強睜眼。使用了乾眼症藥水、試着放慢生活步調、練習舒緩伸展運動,卻完全沒有改善。確診爲「眼瞼痙癴症」,注射肉毒桿菌素後,眼部狀況逐漸改善,每4個月追蹤1次。

樑巧盈說,眼瞼痙癴症通常發生在老年人,盛行率每萬人有3至10人得病,患者眨眼頻率增加,眼輪匝肌過度緊繃,嚴重會因雙眼緊閉無法正常睜眼,導致功能性眼盲。眼瞼痙攣症大多數原因不明,女性較多。促發因素如干眼症,生活壓力,眼睛發炎,光線刺激,攝取咖啡因,大腦基底核退化,巴金森氏症或某些精神科藥物。

樑巧盈指出,肉毒桿菌素除了用來消除臉上的皺紋,也可以放鬆過度緊張的肌肉,治療各種神經肌肉張力過強的疾病。眼部有些疾病是因爲肌肉張力異常導致,例如斜視、眼瞼痙癴、半面痙癴、眼球震顫、甲亢眼瞼上縮等;可藉由肉毒桿菌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