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好樂迪與錢櫃合併 網友憂:「吃不到牛肉麪?」 揭密幕後供應商

▲228連假期間,有網友糾團錢櫃唱歌,吃了一口鹹香帶勁、肉質軟嫩的紅燒牛肉麪,「好吃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也擔心錢櫃合併好樂迪後吃不到牛肉麪。(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記者林淑慧/臺北報導

KTV雙雄好樂迪與錢櫃即將申請合併,好樂迪預計於今年十月下市,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擔心吃不到牛肉麪」,《ETtoday新聞雲》記者獨家找出幕後供應商欣光食品」,揭密總經理詹金和如何一手打造網友相傳的「傳說中最好吃的牛肉麪」。

228連假期間,有網友糾團到錢櫃唱歌,隨興點了牛肉麪,吃了一口鹹香帶勁、肉質軟嫩的紅燒牛肉麪,「好吃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不僅向在錢櫃工作的朋友打聽「牛肉麪都是跟誰進的?」聽到錢櫃即將與好樂迪合併,更驚呼:「拜託牛肉麪要留下來!」

▲KTV雙雄錢櫃、好樂迪在今年2月22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雙方以錢櫃爲主體合併,好樂迪將成爲錢櫃公司百分之百持股之子公司。(圖/資料照)

這碗全臺市佔第一的紅燒牛肉麪,正是出自大成集團旗下欣光食品總經理詹金和手筆。其團隊生產的料理包,不僅囊括國內三大KTV餐飲七成市佔,包括全家超商、勝博殿在內的零售及餐飲連鎖通路,也包辦了五成市場。

原爲美國矽谷飛利浦工程師的詹金和,26年前返臺踏入餐飲業,他接班家族企業的艱辛歷程,背後有着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故事。

欣光原本生產中一排骨,後轉型爲食品公司,看準每年高達三百億的冷凍調理食品商機,詹金和將自家的中央廚房,轉型爲餐飲業的後廚房,靠着代工將觸腳伸及國內KTV、咖啡店簡餐供應。

「欣光轉型的成功關鍵,是打入KTV餐飲通路,」合作超過二十年的通路商、鼎宇企業董事長蕭有成說。中式餐飲製程繁複,如何做到生產標準化、大量生產,又能兼顧品質穩定度,是業主最在意的事,也是代工供應商的最大挑戰

▲原爲美國矽谷飛利浦工程師的詹金和(右二),26年前返臺踏入餐飲業,他用「科技魂」做餐飲業,一手打造KTV最夯美食牛肉麪。(圖/記者林淑慧攝)

爲克服挑戰,詹金和從生產線下手,不惜斥資五千萬元、花三年研發自動化生產設備,食材在烹煮過程的溫度、鹹度甜度PH值,都經過電腦精密測量,讓現場生產的技師只要動動手指頭,就能生產出每天十種以上的料理包。

光是一道紅燒牛肉湯的生產流程,至少有五十道工序,詹金和也一一拆解,從食材前處理、生產及包裝流程,以及品管檢測等步驟,一一記錄下來,並輸入電腦資料庫

訂單一來,研發中心就能將菜單和生產流程,傳送到生產線的操作技師手中,「任何人來只要照着步驟做,就不怕出錯。」詹金和說。

以錢櫃牛肉麪爲例,爲了維持產品加熱後的穩定度,他將牛肉湯、麪條分裝,並設定牛肉湯、麪條的加熱時間,讓KTV的後臺人員操作方便。

「連煮好的麪條放入湯中,送到客戶手上的最後一哩,該預留多少時間,都考慮進去了。 」錢櫃餐飲部經理鈕泰瑜說,推動中式餐飲生產標準化,運用科技來做餐飲業的管理,是詹金和能架高競爭門檻,也提升料理代工品質穩定度的關鍵。

憑着「登山攻頂」的性格,詹金和正面迎向困境與挑戰,靠着工程師的底子,理性務實地解決問題,用新方法在老產業打響新品牌,印證「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頭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