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孩子愛看心理學書籍,這可能是個危險信號,父母要重視!

本文字數約:3384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

01、孩子愛看心理學書籍?很可能想自救或救別人

02、如果孩子堅持要看,父母可以這樣引導

03、孩子想學心理學來救別人,這存在很多隱患

此圖爲AI生成

爲了推動更多的人閱讀和寫作,從1995年開始,每年的4月23日被設立爲“世界讀書日”。

如今的青少年是“數字星球的原住民”,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喜歡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刷短視頻,即使是閱讀,多半也是看網上碎片化的文字。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還保持着深度閱讀的習慣,喜歡看書,那真的非常難得。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青少年閱讀。我們之前分析過,有部分類別的書籍有可能會給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哲學類的書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喜歡閱讀心理學書籍,父母也要高度重視:這很有可能意味着孩子存在精神心理隱患,甚至有可能出現了“微笑型抑鬱症”!

以下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提供一些分析和建議,希望對爲人父母者有幫助。

01、孩子愛看心理學書籍?很可能想自救或救別人!

孩子非常喜歡看心理學書籍,這意味着孩子很有可能遭受過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內心痛苦、壓抑,出現了精神心理問題。他們想通過學習心理學瞭解自己爲什麼會出現問題,甚至想實現自救。

這些孩子裡面有的可能已經被診斷爲抑鬱症、雙相障礙等。他們接受過主流的精神科治療,還找過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師,但病情沒有明顯好轉。孩子覺得求人不如求己,還不如自學自救。

有的孩子沒被診斷過,甚至沒去看過精神科大夫,平時表現得很正常,甚至顯得陽光開朗。他們的家長往往覺得,孩子看心理學書籍純粹就是感興趣,哪有什麼問題?

確實,不排除有部分青少年主要是出於興趣。但是,有部分孩子很可能出現了“微笑型抑鬱症”,內心長期壓抑,但刻意僞裝掩蓋,連父母都沒察覺出來。

希望父母要學會識別“微笑型抑鬱症”的方法,比如觀察孩子身上是否有自殘的痕跡,是否晚上會獨自流淚。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學習心理學是爲了自救,那首先要意識到孩子已經出現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了。孩子的“自救”效果往往是很有限的,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

父母要趕緊深刻地自我反省、改變及提升,學會“自我家庭治療”,有意識地改善家庭氛圍與親子關係,爲孩子營造一個有利於病情康復的環境。

父母還要深刻反省過去是否採取了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造成了疊加性心理創傷。如果有的話,父母可以真誠地向孩子道歉,這有利於親子關係的破冰。

父母還要懂得利用良性溝通三步曲——共情、傾聽以及積極引導,爭取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瞭解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引導孩子理性積極地面對,在一定程度上修復他們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總而言之,父母要掌握精準精神心理學知識,從內隱記憶層面去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和行爲,瞭解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源,並儘量少走彎路,儘快找到適合孩子的康復路線圖。

02、如果孩子堅持要看,父母可以這樣引導

在親子關係改善後,父母還要引導孩子對“心理學書籍”有理性的認知。

一方面,如果孩子堅持看這類書籍,即使父母對書籍的內容不認可,也不宜強硬阻止。

但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國內外的心理學流派有400多種,絕大部分都只能從人的外顯記憶層面(也就是人們能想起來的記憶)理解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爲。它們很難深入到人的內隱記憶層面(想不起來的記憶),也就難以觸及精神心理問題的真正根源。

而市面上的心理學書籍,基本上都是基於主流心理學流派來寫的,尤其是精神分析。即使孩子看了很多,對精神心理問題有了一些看法,但也未必能找到真正的病因並予以解決。

即使書上講的內容他們很認可,但在主要的疊加性心理創傷還沒得到修復之前,他們也很難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孩子對此缺乏意識,他們一開始可能會滿懷希望,找來一大堆心理學書籍,但最後發現這無法解決問題。他們心裡會非常失望,甚至會絕望。

而且,青少年最好不要看精神分析流派的書籍。精神分析流派容易過分強調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孩子6歲之前的人生經歷。如果孩子對此缺乏理性認識,他們在看書時被“清醒催眠”,把自己的問題都歸咎於父母的過錯,會令親子關係更加惡化,情緒症狀更加嚴重。

另外,心理學書籍中的內容可能會激活孩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令他們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導致情緒波動更大。

所以,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降低對心理學書籍的期待。如果孩子一定要看,最好是病情進入了穩定期,親子關係有明顯改善之後再看。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跟自己一起學習精準精神心理學知識,增加理性和自我覺察能力。

03、孩子想學心理學來救別人,這存在很多隱患

還有另一種情況,孩子看心理學書籍並非爲了“自救”,而是爲了“救別人”,他們想幫助身邊有精神心理問題的朋友。

有些父母對此無法理解,並擔心會影響孩子學習的時間和精力。他們會馬上否定孩子的做法,“你先管好你自己”、“你管別人那麼多幹嘛?”、“你幫不了他的,別瞎想了”。甚至有一小部分父母可能會說,“他們有精神病,你離他們遠一點!”

這些話語會讓孩子對父母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可能從內心深處鄙視自己的父母,令親子關係更加疏遠。這會增大孩子後續也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的風險。

所以,對於這種情況,父母要先肯定孩子的出發點。他們很看重友情,覺得如果朋友有困難但自己不去幫助,心裡會愧疚,甚至會自我否定,有負罪感。孩子善良、熱心,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這是良好的品德和美德。

父母要先看到孩子的這些情感需求和閃光點,並理解他們,肯定他們。接着,父母再找機會跟孩子理性分析這件事:我們到底有沒有能力幫助小夥伴?會不會對我們自己造成負面影響?如果真的很想幫,該怎麼幫?

首先,如果孩子自己沒有掌握精準精神心理學的知識,自我覺察能力也比較弱的話,孩子幫助別人的同時,很可能會遭受心理傷害。

比如,有精神心理問題的小夥伴遭受過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內心積壓了大量的負性情緒,形成了很多不良認知,他們會一股腦向孩子傾訴,甚至像祥林嫂一樣反覆嘮叨。

如果傾聽者是青少年的話,由於他們的心智尚未成熟,自身可能也遭受過一些疊加性心理創傷,他們就很可能會受到朋友的影響,出現一些不理性的認知,甚至也會出現情緒波動。

比如,孩子在聽小夥伴指責父母時,孩子很可能會非常認同,甚至想到自己的一些經歷。要是孩子還看過精神分析流派的書籍,甚至會認同精神分析師武志紅“父母皆禍害”的觀點,2個人一起吐槽、抱怨,甚至是抱頭痛哭。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更加認同精神分析的理論,認爲自己所有的不幸也都是父母導致的。孩子會因爲認同朋友,進而認同他們的扭曲觀點,類似於“愛屋及烏”,很容易變得更加偏執。

這樣的幫助其實難以起到實質性的作用,甚至會令小夥伴的病情更加嚴重,孩子自己也受到負面影響。

久而久之,孩子發現自己其實幫助不了小夥伴,他們很有可能會產生挫敗感,不理性地自我否定,甚至有可能會誘發抑鬱發作。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孩子本身也遭遇了不少疊加性心理創傷,只不過之前還沒有從量變到質變,未出現精神心理症狀。

而且,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對別人同理心很強,看到別人難過,他們也會很難過的話,這也說明孩子很有可能遭受過疊加性心理創傷。別人難過、悲傷、孤獨的樣子,其實是激活了他們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所以,對於這種情況,父母一方面要引導孩子明白,做人是要善良,但善良要建立在有智慧的基礎之上,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用科學的方式去幫助朋友。

以孩子的能力來說,想直接扭轉朋友的病情是非常難的。尤其對於自身也有輕微精神心理問題的青少年,更不要盲目地幫助朋友,否則很可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另一方面,父母要注意,自己的孩子同理心那麼強,是否意味着遭受過一定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是否與父母的不當家庭教育方式有關。

當然,如果父母引導了之後,孩子還是很想幫助朋友,父母要給予一定的支持。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找朋友的父母溝通,嘗試令對方的父母及時重視。父母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蒐集社會上提供心理服務、心理援助的公益組織,提供給小夥伴及其父母,或許能到一定的幫助。

不過,在做這些事的同事,父母要引導孩子意識到,我們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向小夥伴提供幫助,但最後他們能不能走向康復,甚至他們及其父母會不會接受我們的幫助,這不是我們可以左右的。我們抱着“積極努力,順其自然”的心態即可,即使幫不成,也不要自責。

雖然說現在的青少年涉獵很廣,比我們這一代人更加“早熟”,眼界也更開闊,但如果他們過早地對心理學書籍產生興趣,尤其是精神分析,這並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髮展規律,很有可能是個危險的信號。

希望父母們能關注孩子所讀的書籍,及時發現一些隱患和危險信號,及時給予積極的引導,幫助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