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糉配竹筍可助消化 「綠竹筍博士」傳授挑筍秘訣

「綠竹筍博士」的五股筍農吳國池挑筍秘訣「白、彎、短、肥」,他表示,筍底色代表當日鮮採、外形略彎似牛角、筍身要短胖肥大、筍殼光滑略帶金黃色,這纔是優質筍的保證。(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端午節傳統就是吃糉子,糉子雖然好吃,卻有高熱量、油膩及不易消化等缺點,搭配當季的綠竹筍食用,卻可以幫助消化。「綠竹筍博士」的五股筍農吳國池則傳授挑筍秘訣「白、彎、短、肥」,他表示,筍底色代表當日鮮採、外形略彎似牛角、筍身要短胖肥大、筍殼光滑略帶金黃色,這纔是優質筍的保證。

農業局指出,綠竹筍是新北健康三寶,有「低熱量、低膽固醇、高纖維」的特性,剛好是搭配肉糉最好的農產品,不管是莎拉涼筍或綠竹筍排骨湯,去油解膩、幫助腸胃蠕動的特性,很適合搭配肉糉一起食用,中和高熱量、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高負擔,也是端午節應景組合。

除了挑對好筍,五股區農會總幹事姚舜仁表示,綠竹筍最好的料理方式就是不料理,將綠竹筍洗淨後用冷水煮,水滾後轉小火續煮40分鐘關火,期間不要開蓋,變涼後取出放進冰箱,便能享用原汁原味的綠竹筍,無論是沾醬或原味都好吃。

農業局表示,綠竹筍多生長在新北淺山地區,民衆連假不妨到郊區走走,避暑之餘親近自然,並將最新鮮的綠竹筍帶回家,此外,產區農會也有真空熟筍、筍包、筍乾、綠竹筍香腸、竹筍雞等多元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價值,盼民衆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小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