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中國 日本印度聯手展開亞洲太空競賽

中國近年來在太空領域取得進展,也讓國際間的競賽延伸至外太空。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近來透露,兩國可能會聯合展開登月取樣返回的任務,加深近年來兩國越來越緊密的合作關係。

據美國《Quartz》報導,日本和印度如今都擔心將在亞洲的太空競賽中,輸給正在追趕美國的中國,這也深深地影響着近年來多次被倡導的「印度—太平洋」戰略。因此兩國正在探討聯合展開登月取樣返回任務的可能。

在各國都爭先恐後想登上月球之際,日本和印度都擁有各自的登月計劃。像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就預計在2018年實施「月船2號」發射計劃,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所則是計劃在2019年啓動探測月球的智能着陸器 (SLIM)發射任務。

不過兩國合作早有先例,日本和印度在2007-2008年間於太空研究上就已經合作過。當時日本的「賽琳娜」(Selene)軌道器和印度首顆繞月人造衛星「月船1號」曾在月球上發現了水以及可供人類居住的月球火山口等。

印度和日本之所以緊張是因爲兩國花了10年才從軌道器發展到登陸漫遊計劃,但中國在2007-2014年短短7年間已經進行了4次月球任務,而且在「嫦娥5-T1」飛行試驗器任務中,成功完成了繞月並攜樣返回的任務。

再加上未來中國的「嫦娥5號」和「嫦娥6號」還可能更多的月球土壤和岩石來進行分析,這也是中國預計在2020年實施載人任務的關鍵。在太空研究領域上領先全球多年的美國和俄羅斯,也預計在2020年代展開載人登月計劃,中國近年的月球快速探測計劃也正在拉近與美俄之間的差距。

這次印度、日本聯手展開月球任務背後也意味者,兩國集中手上資源來對付像是中國、美國、俄羅斯等經濟強國。除此之外,印度在考慮將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的製造、管理和發射業務私有化,正好可以借鏡日本在太空研究上,公私企業合作的成功經驗,像是近20來三菱重工一直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消耗性發射系統的主要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