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望道來說,墨水究竟有多“甜”?
前言:
1920年的一個春夜,在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的一間久未修葺的柴房內,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正在一張桌子前奮筆疾書。兩張長凳架起來的一塊木板,既是牀鋪,也是書桌。
不一會,母親輕輕走進來,爲他放下幾個糉子和一碗紅糖。母親在屋外喊着:“紅糖甜不甜呀?要不要再給你添些?”兒子應聲答道:“夠甜,夠甜了!”誰知當母親來收拾碗筷時才發現,兒子的嘴裡滿是墨水,紅糖卻一點沒動,原來兒子一絲不苟,把墨水當成紅糖蘸着吃了。
他就是陳望道,他全神貫注所翻譯的冊子叫《共產黨宣言》,當母親告知他吃了墨水後,他才發覺自己蘸錯了,即便是這樣,他仍笑着對母親說:“這墨水比紅糖還甜,這是真理的味道。”母親雖一臉不解,卻分明看到兒子臉上那久違的喜悅。
那麼,對於陳望道來說,他所謂的墨水究竟有多甜呢?他把這種味道叫做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味道。而這本《共產黨宣言》正是他所追求的信仰。
何爲真理的味道?
1920年初,陳獨秀從北京離開來到上海,重新開始編輯發行《新青年》的工作。其實,此次陳獨秀之行,是因爲北平的“不安全”,由於常年參與革命工作,陳獨秀被政府通緝,只得南下。
早在陳獨秀和李大釗相識的時候,李大釗就問過陳獨秀,您認爲中國還有救嗎?陳獨秀反問了李大釗一句,那你認爲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李大釗直言,當然是外國船堅炮利,國內政府腐敗無能。
陳獨秀搖搖頭感慨萬千,他說不是,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是缺少信仰,缺少一個真正的信仰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李大釗問,那是什麼?陳獨秀沉默許久說,我正在找。
而此時,經過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一系列文化革命,他終於找到了,就是馬克思主義,《共產黨宣言》就是陳獨秀苦苦追求的,他說只有建立自己的黨派,才能改變中國。
那麼,中國當時的現狀究竟如何?才讓陳獨秀李大釗如此失望。我們還必須真正瞭解一下當時中國的現狀。
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巴黎和談失敗,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我國作爲同盟國,是以戰勝國的身份參會的,按理說,我國應該可以收回青島,但巴黎和會不顧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的身份,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
其實,大家都非常清楚,德國之所以蔑視中國,就是因爲那句話,弱國無外交,想怎麼樣就怎樣。
爲什麼會落到如此地步呢?慈禧太后曾說過,他日本一個彈丸小國,爲什麼敢侵略我泱泱大清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當時的清朝,到底有多麼的腐敗。
我們追溯到1840年,這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我們都知道,這年發生了鴉片戰爭。林則徐作爲廣東提督,看到英國人大肆往中國銷售鴉片,讓中國人民深受其害,這可是毒品,大量的中國人民不僅身體遭受到了摧殘,就連精神上也一蹶不振。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如果不馬上禁菸,恐怕國家危矣。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當道光皇帝看到這份奏摺時,大驚失色,因爲他知道,就連朝中的很多大臣都開始吸食鴉片,英國這是要徹底滅掉大清。
道光皇帝馬上召見林則徐,並通過殺他恩師的做法明志,林則徐曾把一顆千年龍膽贈與已有煙癮的恩師,道光皇帝大怒:“千年龍膽只能救一人,如何救全國人?”林則徐臨危受命,這才發生了著名的虎門銷煙。英國人看到自己利益受損,隨之開始了侵華。
大清長時期閉關鎖國,木頭船如何打得過外國的鐵甲船呢?打不過,只能求和。英國人從廣州打到北京又返回再次打到南京,清政府無奈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除了割地還賠款二千一百萬銀元,讓泱泱大國淪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我們不禁懷疑,當年的清政府打不過帝國列強,是不是因爲太窮了呢?
錯,而是因爲太富有了。
要知道,當年清朝的國民生產總值遠遠高於英國和日本,甚至是其他國家的五六倍,那麼爲何還如此無能?這就要說到一個最根本的原因,人,當時清人最大的弱點就是貪污。
從內府到外府,貪污成性。我們用甲午海戰來具體說說這件事。甲午海戰之前,李鴻章已經深切明白,清政府太薄弱了,要抓緊時間建立國防,所以成立海軍學堂,還送鄧世昌等人到英國留學,最後還購買了鐵甲艦。當時,日本人都害怕中國,說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強的海軍。但李鴻章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他說,皇帝給建立海防事業的資金有幾千萬銀子,真正使用的僅有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全被太監貪污了。
在甲午海戰中,當火燒眉毛日本人已經打過來了,鄧世昌在檢查彈藥時才發現,花了大把銀子購買的彈藥居然“不見了”,其實根本沒有買到,四艘船僅有3枚榴彈,剩下的全是教練彈,說白了都可能是啞彈。鄧世昌以身殉國,但仍不足以震醒國人,在最後一戰中,一顆炸彈打入了日本艦隊的彈藥庫,卻沒有爆炸。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日本某戰艦的艦長說:“如果這顆炸彈爆炸了,或將改變兩國的命運。”要知道,當年日本人購買船隻和彈藥的經費,都是當官的捐獻出自己的工資買的,而清政府呢?甲午海戰時,慈禧還在過大壽。
所以,鄧世昌等人想要拯救大清已無力迴天。
直到辛亥革命的爆發,終於挽救了中國民族,至少,先把封建社會推翻了。
當時清政府還在閉關鎖國,英國已經開始工業革命,開始機械化,怎麼打得過呢?故此,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中國才迎來了曙光。
當時我國的進步青年,諸如陳獨秀李大釗,他們猶如豁然開朗:原來農民工人聚衆反抗,會有這麼大的成效。在很早以前,農民只能低頭打工,工人只能辛苦勞作,誰敢起身反抗呢?如今,陳獨秀和李大釗等人,把十月革命的精神傳到了中國,促成了五四運動。
十幾萬的學生遊街反對賣國行爲,這才讓政府最終沒有在巴黎合約上簽字,才把青島從日本人的手中拿回來,五四運動的意義太重大了。
五四運動以後,陳獨秀等人已經開始被政府打壓,讓毛澤東周恩來等人也逐漸覺醒,他們都開始思考,到底什麼可以拯救中國,如何做才能把外國人都趕出去,讓中國強大起來?
陳獨秀給出了答案,先把現在的封建思想消滅了,然後建立新的政府和政黨,先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行。
中國共產黨由此誕生。
當陳望道接到這個重任時,他心裡自然是沉重無比,如果他把這本英文版的《共產黨宣言》翻譯出來,那就是讓中國看到了光明。
對於陳望道來說,這就是信仰,比起來紅糖,簡直太甜了。
那麼,既然真理來了,真理究竟能否行得通呢?
其實,早期在北大時,李大釗和胡適之間就發生過一次爭論,從五四運動開始,他們就一直在爭論,馬克思主義究竟適不適合中國的國情,經過一系列的實踐,陳獨秀和李大釗終於給出了答案。
1920年中旬,年關將至。一輛帶篷的騾車自北京朝陽門緩緩駛出。車上坐着一個商人模樣的人,操着北方口音,從容應對一路盤問,車內的人則一聲不吭。
車上坐着的正是李大釗和陳獨秀,李大釗護送陳獨秀去天津坐車,離開北方去往上海。正是在這段路程中,李大釗和陳獨秀深刻討論了中國現狀,首次探討了在中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問題。
可以說,李大釗和陳獨秀是建立共產黨的創始人,他們用實踐告訴中國人民,馬克思主義是對的。
何爲信仰的味道?
陳望道出生於1891年,中英爲解決《藏印條約》中遺留的問題正在談判,在他10歲的時候,清政府正在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當時毛澤東才8歲。
毛澤東第一天去上學時,就要拜天地君親師,毛澤東每跪拜一次,都會看一下靈牌上的字,但是他確實不懂這個君是什麼意思,便說自己不想拜。他說:“老師,我知道這其中的天地和親師,但是這個君是什麼東西?”
這話一出,把老師也嚇得直哆嗦,趕緊跪在地上朝着靈牌大喊對不住:“三伢子初學乍到,不懂事,還請皇上不要責怪。”
老師起身生氣地說道:“你這孩子,君,就是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怎麼什麼都問?”老師生氣了,知道毛澤東喜歡問問題,但是剛來就問這麼“大逆不道”的問題,實在是給丟人了。
老師看得出來,毛澤東雖然善問,但是確實不懂。老師回頭問身後的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君”是什麼意思嗎?在場十幾個孩子都搖搖頭。毛澤東說:“老師,同學們都不知道,只是他們不問你罷了。”
老師嘆着氣說道:“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大中華皇上最大,四海內,都要跪拜皇上的。”
所以從這一段歷史中就可以看出,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前,全國老百姓的信仰都堅定不移地認爲是皇上。皇上就是這一國之主,所以把皇上作爲信仰。
但隨着時間的流逝,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大清已經無力迴天,皇上沒有了,信仰自然沒有了。自從辛亥革命爆發以後,人們的信仰逐漸消失,不知道該信什麼,在當時,人們還對當時袁世凱所統領的政府非常看好,直到巴黎談判的失敗,衆多知識分子終於明白,現在政府是實實在在的賣國賊。
故此,當俄國十月革命的好消息逐漸在中國傳播時,陳獨秀等人也意識到,可以效仿俄國進行革命,或許才能爲新中國找一個出路。
既然有了馬克思主義,就要有自己的信仰,要在中國建立自己的政黨。
起初,陳獨秀對這個名稱糾結了好久,到底叫共產黨還是社會黨呢?李大釗給出確定的答案:我們的信仰就叫中國共產黨。
1920年夏,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正式出版發行,當陳獨秀看到這本中文版的《共產黨》宣言後,激動得幾乎落淚,當時青年毛澤東正好去看望陳獨秀,陳獨秀把這個好消息也告訴了毛澤東,毛澤東更爲激動,他說:“能不能先給我看看?”陳獨秀高興地大笑起來。
因爲,這就是我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