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北京對臺青年統戰 流變與挑戰

▲「太陽花運動」讓中共反思臺灣青年對兩岸關係影響力。(圖/本報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

文/黃俊杰

中共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甫於10月落幕,在習近平政治報告中,透露此後對臺政策的基調與路徑,尤其強調「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爲臺灣同胞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被外界解讀爲向臺灣民衆釋出善意,特別是加大對青年的統戰力道,不僅要「寄希望於臺灣人民」,更趨向「寄希望於臺灣青年」,得以「融合發展」逐步達成兩岸「和平統一」的終極目標

對青年統戰的類型

中共對臺青年統戰工作行之有年,從早期對接兩岸大學間的師生交流團,到擴大對於臺灣青年(簡稱臺青)赴陸求學與就業等相關政策,早已屢見不鮮。然而,兩岸關係歷經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重大轉折,讓中共發覺「臺灣青年認同」是對臺統戰面臨的最大問題,而開始重新檢視過去對臺政策的薄弱環節。因此,中共選擇跳脫以往「被動」與特定團體合作的思維,改爲「主動」祭出各項優惠政策,陸續擴大臺灣青年赴陸「就學、就業與創業」等三位一體模式,希望進一步重構其對於兩岸新的政治想像與身份認同。

從梳理中共對臺青年統戰的政策特點,及因應兩岸客觀條件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爲三類:第一,走馬看花式的請客交流;第二,擴大就學與實習的體驗交流;第三,強調創業與融合發展的深層統戰。三種對臺青年統戰類型,不僅有互動程度的區別,更隱含欲達成潛移默化的「時間觀」。以「政治社會化」途徑解釋,關鍵是要把握年輕人主觀能動性強、可塑性高等特點,盼在其生命歷程中,透過時間累積,換取青年重新認識兩岸差異,尋求改變其政治認同的可能性。

請客交流「兩岸一家親

自胡錦濤時期以來,中共不僅側重兩岸民間交流,也開始聚焦臺灣各大專院校的學生,辦理每團上百名學員、爲期約十日不等的赴陸參訪活動。綜合統計,每年寒暑假已從數千名學生成長至上萬名,邀請至大陸一線城市觀光,尤以北京、上海等沿海地區爲大宗,目的是加強「經濟與社會文化展示」,讓臺灣學生能夠抹去「大陸等於落後」的刻板印象。交流主題多以「兩岸一家親」爲號召,頌揚兩岸同文同種的「大中華文化」,同時安排大陸學生以「志願者」身份,接待與自己年紀相仿的臺青朋友,分享彼此的生命經驗,塑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我羣想像」。

此類青年交流活動,主要由大陸國臺辦、海協會、「全國臺聯」等涉臺單位提供「全程落地招待」,以吸引臺灣青年、學生參與活動。由於大部分臺灣學生對此抱持「收費便宜」又能「出國觀光」的心態,使得此種類型的對臺統戰僅停留在「請客交流」表面效果,並未讓臺灣學生深刻體會兩岸之間日益加大的發展差距,也難以完全改變臺青心中「你羣」與「我羣」的認知差異,甚至反而加深他們的臺灣主體認同。

就學實習「深度瞭解」

相較於「吃飯請客式」的團體觀光交流,中共也逐步祭出針對個體適用的優惠政策,例如2006年開放承認臺灣學歷、比照陸生收費、開放專業證照考試,以及從寬提供各式獎助學金等。尤其擴大臺灣學生赴大陸就學的比例越來越高,且延續1987年大陸前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暫行條例》,給予臺生入學加分優惠。另一方面,許多陸資本土企業也對臺灣學生開放實習名額,利用寒暑假期間赴陸駐點參加實習,讓臺青不僅限於短期「接觸交流」,也能對大陸發展有中長期的「深度瞭解」。

從「點狀」到「帶狀」,是「請客交流」與「體驗交流」最大區別,讓臺青能夠以數個月到數年不等的時間在大陸生活,在其生命歷程烙下印記,以「接地氣」方式融入、理解兩岸內在社會與文化差異。透過此類交流模式,確實吸引更多臺青在求學或實習結束後,選擇留在大陸繼續打拚、生活,甚至落戶或結婚生子。但是,由於受限在客觀條件,多數臺青容易過度集中在少數發展機會較多的先進城市,長期而言,未必有助於統戰策略的正向發展。

拉攏創業「爲人民幣服務

自2014年「太陽花學運」事件的發生,中共反思臺灣青年對兩岸關係影響力不容小覷,也更聚焦對臺青統戰的目標與手段。配合自2015年以來,大陸推廣「創新、創業」之「雙創」政策主軸,積極拉攏臺青赴陸創業,促成其「融入」大陸內部發展。據此,各省孵化器與加速器等育成中心不斷成立,迄今至少已設立53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吸引上千家臺資企業和團隊入駐。伴隨釋出各項政策紅利,試圖爲臺青在陸發展鋪設康莊大道,成爲近期中共對臺統戰的重中之重。

然而,因兩岸資訊不對稱的缺陷,臺青赴陸創業要摸清遊戲規則並不容易,目前雖能夠藉助青創基地給予扶持,仍有不少假藉新創導師之名,誘騙臺青衝動創業,同時向大陸政府詐取補助的情形。進一步來說,創業本是「一翻兩瞪眼」的過程,且在政策加持的風口上,遍地開花的青創基地,時常淪爲資本競賽,難以使臺青改變其政治認同,充其量只是形成「爲人民幣服務」的投機惡果

年輕人思變「又怕被改變」

對於中共對臺統戰行爲的印象,臺灣民間仍不時出現「不是請客就是吃飯」的揶揄,也造成一般民衆聽到「統戰」二字時總帶有極爲敏感的抗拒反應。依循中共歷史脈絡與政治語境,得以發現統戰目的是爲了「消除敵意」,以達成「理解同化」,就是要由「求同存異」走向「求同化異」。有鑑於此,不難理解中共對臺青統戰是爲消弭臺灣青年對於大陸負面印象,並促成改變其政治認同的政策目標。

實際上,中共對臺青年統戰的政治影響,至少在初步消解負面印象多有收效,但身份認同轉變仍力有未逮。關鍵在於,年輕人心中恐懼的是「渴望改變,卻又害怕被改變」的矛盾心態,形成理性的「利益層面」與感性的「認同層面」對抗拉鋸。因此,當臺青在大陸發展遭遇挫折時,更容易放大內心的既有偏見,並加深對臺灣人身份的主體認同,也更難化解兩岸之間「你羣」與「我羣」的認知差異。

總體來說,當越多臺灣青年懷抱憧憬赴陸發展,中共越需要思考兩岸如何在正向互動中加深信任基礎與理解彼此現存之差異,以換得臺青的「真心理解」。即便未來有更多施惠於臺青的政策紅利,也應避免硬炒「短多長空」的政策路線,要輔以長效機制,否則無助於爭取多數臺青對大陸的政治認同,也無法消除他們內心抵抗「被改變」的深層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