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信託利己益他-信託2.0第二階段 注入新動能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圖/顏謙隆

因應高齡及少子化趨勢,金管會於2020年發佈信託2.0「全方位信託」推動計劃。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指出,信託的範圍相當廣泛、多元,對於社會進步、財富累積傳承等方面都有長遠的助益,未來也期許金融業與各行各業一起集思廣益,持續創新,讓信託未來更多元、更有愛。

他指出,隨人口結構及社會環境變化,信託業務亦須因應社會經濟發展情形及滿足客戶不同階段人生需求予以調整,所以金管會推出信託2.0第二階段計劃,積極創新,將可持續鼓勵及推動信託業發展與時俱進的服務。

其中,目前信託已有結合都市創新、安養機構、醫療機構等等,達成樂齡安養、在地老化一條龍等策略聯盟,讓信託可以達到食衣住行育樂的全方位服務,目前已有一定的成效。未來也期許,政府跟民間持續增加高齡者、失智者、身心障礙者及親友的信託觀念,並達到財產安全保障等各類功能,讓信託成爲不可或缺的一環。

信託公會理事長邱月琴指出,金融業交出非常豐碩的信託2.0成績,爲延續理念,金管會今年9月推出信託2.0第二階段,將可爲信託業注入新的動能、創造新商品。

邱月琴指出,信託2.0第二階段包含「三大核心目標」,包含滿足人生各階段所需的信託服務、擴展及深化信託業跨業結盟、增進高齡(失智)者及身心障礙者對信託服務的認識與觀念。

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指出,2000年制訂信託業法,當時金錢信託4,560億元,現在包括加上其他信託已達到12兆元規模,顯示信託業多年來用專業、能力、創新,將信託推廣相當好。而信託也要從各個層面推廣,深入校園就是一種體現,讓年輕學子有機會有舞臺展現能力,把觀念傳播出去,深入校園。

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指出,證券業進入信託市場及法令開放較慢,但證券業持續努力,今年也放寬很多業務範圍、法令束縛,讓證券業得以快速推動業務。現在證券業持續推動CFP認證、強化教育訓練,讓業界人員更精進,未來證券業也將藉由有價證券信託等優勢,繼續投入更多資源,讓信託業務更加順暢。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暨主審委員王儷玲指出,這兩年金融業陸續推出很多商品、創新服務、多元整合,並達到生態圈跨業。過去金管會推動信託2.0,就是希望將很多國外做的業務可以在臺灣做,而在信託2.0來到第二階段,看到更多產業跨過金錢信託,未來也期盼看到高齡化社會下,可以除了安養信託、以房養老、留房養老、保險金信託等,還有更多的信託商品,更可以銀保證跨業。

她指出,其中長照商品臺灣還有很大需求,而信託2.0很多跨業,包含不動產信託、家族傳承、醫療院所等等,都可以讓信託更加完整。

香港商臺灣偉門智威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創意顧問常一飛強調,金融知識、理財觀念每個人都要懂,尤其是要階級翻轉,以前是藉由唸書考狀元、得到好工作外,現在更要有效理財,且不光是理財,還要有信託,這是鋪墊人生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