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 外銀看升人民幣

外銀指出,若美國聯準會降息、人民幣成新興市場投資及融資貨幣,及大陸用人民幣購入能源需求等多重要素下,將有利人民幣升值走勢。圖/本報資料照片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日前公佈12月全球支付數據,人民幣國際支付佔比爲4.14%,全球排名保持第四位,連兩月超過日圓佔比,外銀指出,若美國聯準會降息、人民幣成新興市場投資及融資貨幣,及大陸用人民幣購入能源需求等多重要素下,將有利人民幣升值走勢。

渣打銀行北亞區首席投資總監鄭子豐指出,房地產低迷仍是目前拖累大陸經濟成長的主因,雖然消費仍具彈性,但商業信心疲弱,需持續關注政府是否提出特定財政和貨幣措施,來支撐經濟成長,但隨着大陸經濟成長回穩,亞洲貨幣今年可能小幅升值,預期美元兌人民幣短期將壓回至7.16,未來12個月,美國公債殖率下降,中美利差縮小,可能進一步使得美元兌人民幣跌至7.00價位。

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外匯及利率策略主管王菊表示,大陸希望從房地產轉向高端科技業和民間消費驅動經濟增長,但短線不可避免產生通縮壓力,因此人民幣短期內升值較有限,特別是上半年美國聯準會若未降息,中美利差大,人民幣將在7.10~7.30間震盪,預期下半年美國聯準會降息150個基點,2025年繼續降100多點,美元走弱後,人民幣到今年底溫和回升到7.00左右。

此外,王菊分析,隨着大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使用人民幣增加國內貿易結算的主要原因,是大陸對美國資產的官方需求下降,導致實質上的去美元化,去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在大陸跨國交易中的佔比達49%,首次超過美元。

同時境外人民幣貸款業務崛起,使人民幣超越歐元,成爲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近期大陸是否會以更多的人民幣來結算石油交易,以及人民幣在新興市場國家擴大融資貨幣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將提升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使用。

星展集團認爲,從去年第四季到今年上半年,大陸財政赤字將佔GDP的0.8%,這一定程度上緩衝了大陸的經濟成長,儘管並不是十分強勁,但人民幣仍可能獲得支撐,預估第一季人民幣在7.08價位,到了年底可望升值到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