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打造“鋼鐵軍團”背後的戰略考量

近日,據俄羅斯紅星電視臺報道,俄羅斯已經開始批量生產能夠獨立作戰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此前,俄國防部曾透露,俄軍已準備在2025年前組建能夠完成作戰任務戰鬥機器人部隊,以此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現代化戰場

在當前智能化、信息化戰爭背景下,傳統作戰方式難以適應現代化戰爭,未來戰場武器無人化逐漸成爲不可扭轉的趨勢。因此,在當前世界軍事強國都在推進無人武器研製裝備的背景下,戰鬥機器人憑藉其強大的火力打擊能力,又兼併人工智能優勢脫穎而出,成爲新一代陸戰的“寵兒”。那麼,作爲研製戰鬥機器人的領頭羊,俄羅斯組建的這支“鋼鐵軍團”有哪些成員,其背後又有怎樣的戰略考量呢?

戰鬥機器人的“前世今生”

雄壯的輪廓,犀利的動作,冷酷的“凝視”,以及重機槍榴彈炮的突然轟鳴――科幻電影中的戰鬥機器人走進現實,爬上前線,執行既定的作戰任務。從1927年好萊塢電影《大都市》中機器人瑪麗亞首次出現開始,《異形》、《星球大戰》、《終結者》、《機器戰警》等大片,就不斷將人類對機器人的構想推向高潮。不過,機器人尤其是戰鬥機器人變爲現實,已不再只是幻想。

由於經濟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限制,俄羅斯將軍事實力增長點放在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領域,戰鬥機器人便是其典型代表。此前,俄總統普京就已多次表達對戰鬥機器人等此類尖端科技產品的重視與信心,並將其研製納入優先發展的行列。因此,爲了明確戰鬥機器人的發展規劃,俄軍先後出臺了《2025年前未來軍用機器人技術裝備研發專項綱要》、《2030年前人工智能國家發展戰略》、《未來俄軍用機器人應用構想》等綱要性文件,將戰鬥機器人的研製提上日程。到目前爲止,俄羅斯已經擁有了包括“平臺�CM”、“野狼�C2”、“天王星�C9”、“維克”等多款具有獨立作戰能力的戰鬥機器人。同時,俄軍也將在下一步加大對“阿爾瑪塔”這類能夠“計算戰場上的局勢,並據此做出正確的決定”戰鬥機器人的研究力度,以此提升機器人的決策能力。

此外,俄戰鬥機器人已經經過實戰的檢驗,其戰場表現不俗。2015年12月,爲了加快戰爭的進程,徹底解決掉反政府武裝,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投入戰鬥機器人配合敘政府軍作戰。這其中就包括4臺履帶式“平臺”-M、戰鬥機器人、2臺輪式“阿爾戈”以及數架無人機。這些無人裝備通過“仙女座”-D自動化指揮系統爲樞紐進行協同作戰,有力地打擊了極端勢力武裝分子,同時也大大減輕了俄軍的傷亡。由此可見,俄軍正在積極探索戰鬥機器人實戰化的作戰戰法,戰鬥機器人加入未來戰場已逐漸從構想走向現實。

紛繁多樣的“鐵血戰士

“戰鬥機器人的批量生產已經開始。他不再只是實驗樣品,而是能夠獨自戰鬥,真正可以在科幻電影中展示的機器人。” 今年5月21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將軍表示,俄已經制造出一批具有人工智能的戰鬥機器人。在這批紛繁多樣的“鐵血戰士”中,“平臺-M”機器人和“天王星-9”戰鬥機器人備受矚目。

“平臺-M”屬於履帶式遙控機器人,裝備有“底盤和武器平臺的差異化裝甲器材”,可不借助探視工具在夜間執行作戰行動。同時,在火力構架方面,該機器人還裝備有一挺著名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以及四個榴彈發射器。

作戰時,“平臺-M”機器人可逼近敵方工事吸引火力,起到壓制作用;用於執行偵察任務,發現並消滅靜止和移動目標;爲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巡邏並保護重要設施。除此之外,它也可爲武器提供製導,在自動和半自動控制模式下跟蹤並攻擊目標,裝備有光電和雷達偵察系統。當遇到棘手目標時,“平臺-M”還可以將目標信息實時回傳後方,尋求強大火力支援。

另一款戰鬥機器人“天王星-9”,可以稱得上是俄“鋼鐵軍團”的先行者。其採用履帶式底盤,裝備一門2A72型30毫米機關炮和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還可同時搭載4枚反坦克導彈;此外,全副武裝的“天王星9”戰鬥機器人還可以在中間上層位置另外掛載6枚火箭筒,導彈發射架還可以上下移動。與相似類型的美“黑騎士”機器人相比,其武器配備顯得十分優越。而俄羅斯的“天王星9”集成了先進的電子元器件和觀瞄設備顯然更勝一籌。

實戰中,此款機器人常用於遠程偵察和火力支援。其常規配置主要編制包括兩個偵察和火力支持無人戰車、運輸它們的拖車和移動指揮台――士兵可在3000米外對“天王星-9”進行操控。其攜帶的六枚“短號-M”反坦克導彈足以毀滅任何堅固的坦克,因此,“天王星-9”也被俄媒體稱爲坦克終結者。

“鋼鐵軍團”或將成爲作戰模式的顛覆者

據俄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德米特里・舒加耶夫透露,自2019年以來,俄羅斯就已經收到六份外國客戶購買戰鬥機器人的申請,其中就包括戰功赫赫的“天王星9號”以及基於陸戰之王“T-72B3 ”坦克研發的“Shturm ”戰鬥機器人。可見,戰鬥機器人已強勢邁上戰爭舞臺,或將成爲新一代的陸戰中堅力量

近年來,俄羅斯由於人口減少,兵源不足等存在的現實問題,逐步將發展中心轉移到人工智能的研製上來。而戰鬥機器人的出現,無疑將會緩解俄軍兵源缺乏等這些當務之急。同時,這羣“鐵血戰士”沒有人類固有的害怕與恐懼等情緒,不需要在爆炸和射擊時彎腰或臥倒,也不必考慮傷亡情況,士兵們可以安全地從千里之外操縱這場戰鬥,完成相應的作戰任務。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戰場上,“鋼鐵軍團”互相廝殺作戰,它們反應迅速,不知疲倦,協同配合,不怕犧牲,火力強悍,這樣的一支軍隊對於任何對手都是噩夢。毋庸置疑,傳統的作戰模式在戰鬥機器人面前已難以招架,戰鬥機器人或將成爲作戰模式的顛覆者。

目前,俄軍正在實施大規模武器裝備現代化升級計劃。俄國防部透露,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現代化程度已達到了86%,其他軍種的現代化水平也超過70%,並且還在不斷提升中,這是其他軍事大國無法與之媲美的。俄近年來加強對戰鬥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並準備在2025年前組建能夠完成作戰任務的戰鬥機器人部隊,作爲一個獨立的作戰部隊進行管理,這可能將成爲世界上第一支作戰機器人部隊,不僅會讓俄羅斯在無人作戰中佔據領先位置,還凸顯俄羅斯作爲軍事大國的地位不容任何國家侵犯。可預測的未來,在智能技術、網絡技術的支撐下,俄羅斯將加大對無人作戰領域的投入力度,以爲更好面對無人作戰的趨勢。此外,俄羅斯不僅將量產更多的戰鬥機器人,而且會將其更好融入現代作戰的體系中,以此發揮無人與有人協同作戰的優勢。 (楊潤鑫楊龍霄、馬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