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談判中的神秘人:從英超切爾西老闆,一夜變身和平“信使”?

3月28日,在俄烏談判最新一輪開始前不到24小時,一條聳人聽聞的消息將前切爾西老闆阿布拉莫維奇送上了國際政治的風口浪尖:多家西方媒體和新聞調查機構Bellingcat同時披露的內容稱,阿布拉莫維奇不僅在過去一個月裡密切參與了俄烏之間的艱難談判,而且還在3月初的穿梭談判期間與兩名烏克蘭代表一起出現疑似中毒症狀,甚至一度數小時失去視力。

烏克蘭方面隨後否認了這一報道,但事件的中心人物阿布本人卻對此保持了曖昧的沉默。

二十幾個小時後,阿布拉莫維奇被拍到繼續出現在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俄烏談判現場,與此前甚至需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面背書的遮遮掩掩不同,如今的阿布不再掩飾自己參與了談判的事實,儘管按照克里姆林宮的說法,阿布並非俄方的正式談判代表,而僅在其中幫助完成一些聯絡工作——他也是外界目前所知,唯一一個以非政府官員身份深度參與到這場艱難的兩國談判中的人。

3月29日俄烏談判期間,由俄新社公佈的阿布拉莫維奇在場照片(右二) / 俄新社

從俄羅斯寡頭,到切爾西老闆,先成爲西方制裁目標,然後被證明實爲俄烏談判中的關鍵人物——阿布拉莫維奇,究竟是誰?

在大多數普通人的認知中,屬於羅曼·阿布拉莫維奇的色調,是平和的深藍色。

——在普通人的印象當中,他不再是手眼通天、手起刀落的鉅富寡頭,也不再是和普京河同水密的俄羅斯權貴。歐洲世界記住的,是英國切爾西足球俱樂部主席阿布。入主切爾西18個年頭,他慷慨大方、熱愛足球事業,作爲一個“外國人”,爲一個英國足球俱樂部投入了源源不斷的金錢、精力和心血。他是歐洲“金元足球”時代的奠基人之一,斯坦福橋球場(切爾西主場)外牆的深藍色,阿布拉莫維奇爲其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但當頓巴斯的炮聲響起,火光照亮基輔的天空後,3月10日,作爲和普京關係最密切的寡頭之一,阿布拉莫維奇的名字出現在了英國當局對俄的制裁名單裡。

“像阿布拉莫維奇這樣的寡頭,正在利用他們的不義之財,試圖在西方世界洗白他們的名聲。”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俄羅斯事務專家托馬斯·格雷厄姆說道。

矛盾不斷在阿布拉莫維奇身上涌現:他被英國和加拿大政府制裁,被指“在與俄羅斯政府的交易和特殊稅收減免中獲利”,但他曾爲歐洲的藝術、文化等公共事業屢次慷慨解囊,其人品在倫敦人、尤其是切爾西球迷中擁有極高的評價;他被英國外交大臣指責“被普京利用討好西方精英階層、美化俄羅斯形象”,但他又確實在近日辭去切爾西俱樂部主席一職的聲明中,放棄追究俱樂部欠他的15億英鎊欠債,還承諾會將拋售切爾西的獲利全部捐出——在他本人資產面臨多方制裁、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完成了一場和俱樂部的“悽美離別”。

唐寧街10號憤憤指責阿布拉莫維奇“雙手沾滿烏克蘭人的鮮血”,但他又被基輔、莫斯科和北約方面寄予厚望,希望他成爲平息戰火的調停人;阿布和普京往來密切,卻又被專家指出,西方世界是阿布拉莫維奇“一旦和普京鬧翻後的容身之處”;曾被認爲逐利而生、眼裡只有自己的他,直到疑似中毒事件發生後,在談判現場也仍然沒有退縮和缺席。

從某種程度上,羅曼·阿布拉莫維奇比籠罩在克里姆林宮上空的迷霧更難看透。阿布其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在俄羅斯還屬於蘇聯的1966年,赫魯曉夫政府和西方世界的冷戰正如火如荼時,阿布拉莫維奇出生在伏爾加河畔的一個北方小鎮裡。

他1歲時,母親就因爲懷二胎後的流產手術去世,兩年後,父親也在建築事故中去世,3歲的阿布徹底成了孤兒。他被居住在寒冷的科米共和國(原爲蘇聯自治州,現俄羅斯聯邦主體國家之一)的叔父撫養長大,幼年生活並不寬裕。

20世紀80年代後期,20多歲的阿布已兩度退學,靠着在莫斯科的公寓裡賣橡皮鴨賺了幾桶金。他和第一任妻子奧爾加結婚後,岳父送給小夫妻的兩千盧布結婚禮金,被阿布用來買了黑市上的香水、除臭劑、牙膏(計劃經濟時代這些尚屬違禁品),再轉手倒賣,賺取中間價。

阿布和妻子奧爾加 / 網絡

違禁品越賣越順手,尤其是在戈爾巴喬夫政府放鬆了對蘇聯私營企業的桎梏後,阿布的生意更是合法化了。隨後,他養過豬,煉過油,做過保鏢招聘,只要是能賺錢的生意,他來者不拒。到了90年代初期,阿布已經創立並出售了至少20家公司。

不過這並沒有阻止警察找上他家門——1992年,退學後的阿布在短暫的軍隊服役期間,因爲僞造文件偷了能裝滿55個油箱的柴油並兜售,被指控“偷竊政府財產”。但隨後,這些指控很快又被撤銷。

彼時,蘇聯大廈已覆,鮑里斯·葉利欽當權。1994年12月,做生意已經小有成就的阿布拉莫維奇,在一艘遊輪上見到了葉利欽團隊的核心成員——俄羅斯金融寡頭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兩人一見如故,別列佐夫斯基的門路,讓初出茅廬的阿布能接觸到最頂尖的俄羅斯政治圈層,甚至葉利欽本人。

在阿布的巧舌下,別列佐夫斯基建議葉利欽將一家原油生產商與一家煉油廠合併,並將合併後的企業控制權交給阿布拉莫維奇和別列佐夫斯基。作爲交換,別列佐夫斯基將利用新石油公司的收入資助一家電視臺,這個電視臺會播放親葉利欽的新聞和宣傳片。

因此,1995年8月,葉利欽頒佈法令,創建了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在公開出售企業控制權的拍賣會上,阿布的競爭對手們被各種手段阻撓,拍賣價格也被操縱。最終,當時年僅29歲的阿布拉莫維奇以2.4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家石油公司90%的股份,卻只花了1880萬美元的自有資金——2005年,他以119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該公司股份賣回給了俄羅斯政府,賺得盆滿鉢滿。

“阿布拉莫維奇先生對當時(別列佐夫斯基)的腐敗行爲確實知情。”阿布的代理律師喬納森·桑普森承認道,“但現實是,在當時的俄羅斯,生意就是這麼做的。”

在葉利欽的支持下,阿布還相繼控股了俄羅斯鋁業公司、俄羅斯民用航空公司等,其龐大帝國已見雛形——“寡頭”開始成爲阿布拉莫維奇的身份標籤。因爲和葉利欽家族的親密關係,和別列佐夫斯基認識僅一年後,阿布就搬進了克里姆林宮的一間公寓裡。

當人們談論起阿布拉莫維奇的發家史,不可避免提到的是其“貴人”別列佐夫斯基——但2013年在英國公寓離奇身死的別列佐夫斯基,其後半生的命運際遇和阿布拉莫維奇是雲泥之別,兩人最後甚至對簿公堂。

1999年至2000年的世紀之交,葉利欽辭職,弗拉基米爾·普京履任俄羅斯總統。改朝換代之際,阿布開始肢解拋售自己的工業資產,同樣樹大根深的親葉利欽派寡頭別列佐夫斯基,卻成爲了普京的打擊對象——他被控多項金融詐騙和貪污等罪名。爲了免於被起訴,別列佐夫斯基於2001年流亡英國並尋求政治庇護。

而阿布拉莫維奇不僅保下了自己的命和錢,甚至“打入”了普京陣營——2000年,他被選爲俄羅斯東北部楚科奇州州長——這是俄羅斯人口數量和密度最小的聯邦主體,荒涼和貧困是這裡的主題。

阿布來到楚科奇,就像他2003年買下負債累累、風聲鶴唳的切爾西一樣。據彭博社估算,從2000年到2008年的八年任期內,阿布爲楚科奇投入了超過25億美元的自有資金。他創辦了“希望之極”慈善機構來幫助該地區的兒童,這些錢讓當地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學校和房屋被修繕得漂漂亮亮。

阿布和楚科奇州居民 / 網絡

“我很早就開始做生意了,所以也許這就是我對它感到厭倦的原因,”阿布2001年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時說道,“我想領導一場‘走向文明生活的革命’。”

楚科奇人並不常見到他們的州長——彼時的阿布已經收購了切爾西,並經常現身斯坦福橋球場觀看比賽。從倫敦飛到楚科奇的漫長通勤勸退了阿布,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尼采國際研究學院跨大西洋關係中心的常駐研究員唐納德·詹森不肯因此抹殺阿布的功勞:“阿布拉莫維奇扮演的是楚科奇人‘遙遠的父親’。”

就連卸任時,阿布也完成了和切爾西如出一轍的“悽美離別”:阿布拉莫維奇的發言人宣佈,他的老闆雖然離任,但阿布和他的集團仍將繼續在楚科奇州投資產業,扶助當地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入主切爾西18年,羅曼·阿布拉莫維奇也許會有躊躇的時刻:足球到底是他打入西方世界的工具,還是承載他情感的真正熱愛?

2003年春天,在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效力的巴西傳奇前鋒羅納爾多,在英國曼徹斯特老特拉福德球場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帽子戲法(一場比賽同一球員連進三球),幫助皇馬擊敗曼聯進軍歐冠半決賽。這場比賽的看臺上坐着的正是阿布拉莫維奇,這位俄羅斯人以前從未對足球表現出過興趣,但那晚他被足球“迷住了”。

阿布動起了收購歐洲球隊的心思,先是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挑選,最後選定了英格蘭的切爾西俱樂部。2003年6月,他花六千萬英鎊從英國金融大亨凱斯·哈里斯手裡買下了切爾西,不僅幫這個俱樂部一舉還清了7700萬英鎊的欠款,翻修了球場和訓練基地,還在夏窗開啓之際一擲千金買下衆多當家球星,包括切爾西近年來最重要的功勳球員迪迪埃·德羅巴、彼得·切赫等,2004年,重金之下,斯坦福橋球場又迎來了“狂人主帥”若澤·穆里尼奧。

——這些後來讓切爾西成功躋身歐洲頂級足球俱樂部陣營的變革,最大的支柱就是阿布拉莫維奇和他的錢。阿布入主切爾西兩年後,俱樂部時隔半個世紀又一次奪得了英超聯賽冠軍,並首次打入了歐冠四強。2022年2月切爾西贏得了世俱杯冠軍後,俱樂部實現了冠軍全滿貫。

在同城死敵阿森納、熱刺“錙銖必較”的主席們的襯托下,切爾西主席阿布愈發顯得慷慨無私。球迷們將阿布稱爲“切爾西最重要的男人”。

比賽期間在看臺上的阿布 / 網絡

“切爾西不用歸還虧欠我的任何貸款。切爾西永遠是我最愛的球隊,我永遠和藍軍在一起!”即便是今年3月和切爾西最後的告別信中,阿布仍然堅持了自己的慷慨。

——因此,今年3月10日的制裁令下來後,阿布在英的資產被凍結,俱樂部無法再出售比賽門票和周邊商品,無法再簽約新球員,舉辦比賽客場參賽的預算也受到限制後,當天切爾西對陣諾維奇的比賽上——即制裁令頒佈幾個小時後,切爾西球迷毫不猶豫選擇高唱起了阿布的名字;3月13日切爾西對陣紐卡斯爾聯的比賽後,爲阿布所寫的頌歌又一次響起。

“如果這就是結局,那麼我想對一個首先是球迷並且爲我們做了這麼多事情的人,表示感激。”一位支持切爾西的推特用戶寫道,他獲得了近12000個贊。

這種現象引來了鮑里斯·約翰遜發言人的發聲:“我們知道球迷們對俱樂部的感情很強烈,但這並不能成爲此時做出這些不合適行爲的藉口。”英國技術大臣克里斯-菲爾普說道:“球迷需要記住阿布拉莫維奇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關係密切,他的政權在烏克蘭犯下了‘野蠻行爲’。”

羅曼·阿布拉莫維奇身上的複雜感,來源於他的手眼通天和慷慨無私,也來自於他的“滑不溜手”和“大愛無疆”。

常常遭遇預算和經濟瓶頸的藝術行業,可能確實離不開阿布的錢。近年來,隨着其第三任妻子朱科娃表現出了對藝術的巨大熱愛,阿布慷慨解囊,在莫斯科創辦了具有開創性的當代藝術中心,加入了當地大劇院的董事會,向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捐款,併成爲了藝術拍賣會最大方的買家之一——他曾在一星期內花了1.2億美元買了兩幅世界名畫。

他也贏得了猶太世界的心——因爲爲以色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認捐至少1000萬美元,該組織曾致函美國不要對阿布這位主要捐贈者實施制裁,稱這將“傷害以色列和猶太世界”。去年11月,以色列總統艾薩克·赫爾佐格還飛往倫敦,出席了阿布資助的帝國戰爭博物館大屠殺展覽的開幕式。他稱俄羅斯人是“體育如何成爲一種善的力量的光輝榜樣”,並引用了切爾西在比賽中懸掛的橫幅“對反猶太主義說不”。

在奧巴馬時期的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看來,阿布這些舉動都是“另有圖謀”。“雖然普京政府對美國及其盟友飽含敵意,但他的外交部卻不斷試圖幫助他身邊的寡頭,包括阿布拉莫維奇先生,獲得歐洲簽證,以便他們能夠討好西方的精英階層。”

但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斯蒂芬·塞斯塔諾維奇認爲,阿布在歐洲的佈局,未必不是出於“伴君如伴虎”的心理。“普京展示出的攻擊性逼得寡頭們更想被西方世界接受,因爲誰知道你什麼時候會和普京鬧翻,需要一個替代的落腳點?”

擔任楚科奇州州長期間,阿布與普京的會見 / 網絡

這種可能性似乎有跡可循——2018年,在懷疑俄羅斯特工於倫敦郊區向前俄羅斯間諜斯克利帕裡投毒謀殺,導致多人中毒的“間諜毒殺案”之後,英國當局推遲了阿布的商務簽證續期。他轉而求助於以色列,在那裡他的猶太人身份允許他入籍。對以色列,阿布同樣予以了“阿布式”的感謝:他在2015年向特拉維夫大學捐贈了3000萬美元,此後又向特拉維夫市的沙巴醫療中心捐贈了數千萬美元,並向一個以色列定居者組織捐贈了超過1億美元。

即便是近日的聲明中,阿布也承諾,會將出售切爾西所得的所有款項全部捐獻給慈善組織,用於烏克蘭難民的安置。

這些年,阿布孜孜不倦尋找俄羅斯以外的廣闊天空,他是否有“逃離普京”的考量,或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人們已知的是,儘管一直強烈否認和普京的密切關係,但相比於別列佐夫斯基的悽慘下場,阿布確實和普京“處得不錯”。

在俄羅斯贏得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主辦權的新聞發佈會上,普京就讚揚了阿布對俄羅斯足球發展得推動作用,並建議他用“公私合營”的方法籌備這項賽事。“畢竟他在股票上有很多錢。”普京笑着說。

直到戰爭爆發一個月的此刻,阿布名下的鋼鐵公司Everaz仍然被指控在爲俄羅斯軍工產業提供鋼材。

而在關於羅曼·阿布拉莫維奇最近的未來裡,世界仍在等待着來自俄烏談判的好消息,至於一個俄羅斯寡頭示衆的面具,是天使還是惡魔,也許不會有太多人真正在意。(作者 / 葉承琪;責編 / 張希蓓)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謝絕商用

如需轉載請私信

@世界說的小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