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俄烏情勢 陳沖:加密版的「戰爭與和平」

在3月,俄烏戰爭每天都是媒體頭條,但3/9那天,每日批俄的拜登總統,做了一件表面看來與戰爭無關的事,簽署一份關於數位資產的行政命令,而且是媒體稱爲前所未有(first-ever)、政府整體(whole-of-government)的舉動。

年初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就曾表示,近一年來各界,尤其是官方,傾向使用「加密資產」取代「加密貨幣」,而拜登行政命令更明白顯示,Digital Assets涵蓋加密幣、穩定幣、及央行主權貨幣CBDC,美國媒體報導多以crypto asset稱之,而我更注意的則是白宮一再強調的Responsible development二字。對有關加密資產的消費者保護、金融穩定、國安、乃至創新活動,要推動,更要負責任地推動。

陳沖指出,拜登總統行政命令,是美國首次以總統之尊,對數位資產表態,而且內容除白宮內部的國安會及經濟顧問會外,並點名財政部、商務部、勞工部、國防部、聯準會等十八個部會,其規模與分量之重,真是前所未有。而其箭頭直指四項目標、六大政策,要求行政部門配合國會、國際組織,爲強化美國競爭力,鞏固美國科技暨經濟上的領導地位而努力,全文讀來很有總統的高度。

本年3/31,歐盟議會的ECON(經濟/貨幣事務委員會)及LIBE(公民自由委員會)聯席會議,以93對14(另有14票棄權)通過一項法規( transfer of funds regulation)修正案,禁止加密幣匿名,雖然尚待大會表決,但已引起各方的關注。

去年底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辦了一場EU數位皮夾研討會,談到數位身分,也討論實名制問題,基於對歐盟新制的瞭解,如果歐盟通過加密幣不得匿名的條文,應該也不會感覺意外。

美國與歐盟在3月連續出招,不免聯想到與對俄製裁有關,但如爲防堵俄國藉加密資產(例如Bitcoin),規避美歐的金融制裁,似乎有點過慮,因爲俄國一向敵視屬於DeFi的加密幣,也缺乏大型的交易平臺,加上近年來各大交易所又頗配合反洗錢法規,俄國臨時想求助於加密幣恐有困難,所以我們對歐美舉動不必有太多政治聯想。

陳沖指出,倒是美國的行政命令,反而是對臺灣有所啓發,尤其是first-ever、whole-of-government二字,顯示美國總統終於領悟數位資產的重要性,不知我們以「美」首是瞻的總統,能否心領神會?至於我們行政院院長,雖然日前在立法院,迴應將以一個月時間決定NFT主管機關,但NFT以外的數位資產呢?院長似乎未讀通拜登的行政命令,也不明白各部會長期以來,都是以鋸箭法處理數位資產問題,目前除防制洗錢外(其實也是不告不理),正常業務沒人主管,消費保護、投資保障、產業發展、乃至國安問題,更是遙不可及的天邊彩虹,而這卻正是拜登對全美要揭示的腳邊玫瑰。

陳沖指出,拜登的密使,不知有無轉告Responsible development纔是全文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