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後拉攏巴爾幹半島國家 歐盟啓動波士尼亞入盟談判

歐盟理事會決定啓動巴爾幹半島國家波士尼亞加入歐盟的談判。(路透社)

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決定啓動巴爾幹半島國家波士尼亞(全稱: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加入歐盟的談判。不過在正式啓動入盟談判前,歐盟內部還需經過一系列繁瑣程序,讓入盟談判的過程一般長達數年。

波士尼亞2016年2月提交加入歐盟的申請,歐盟理事會於2022年12月決定給予波士尼亞歐盟候選成員國地位。12日,歐盟執委會建議歐盟理事會啓動波士尼亞入盟談判。

據《美聯社》報導,歐盟峰會21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當晚在社交媒體上說,歐盟剛決定與波士尼亞啓動入盟談判,這是該國在加入歐盟道路上邁出的「關鍵一步」,但波士尼亞仍須「繼續努力」。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稱歐盟領導人的決定相當「歷史性」,她也指波士尼亞在制定關鍵立法、管理移民以及促進對話與和解方面取得進展。

在歐盟峰會結論中,領袖們強調波士尼亞需繼續採取委員會規定的「所有相關步驟」,包括經濟、司法和政治改革以及更好地打擊腐敗和洗錢活動。

擁有320萬居民的波士尼亞至今仍存在根深蒂固的種族分歧。1992年至1995年的戰爭導致該國四分五裂、超過10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但幾十年過去了,該國國內情勢並沒有好轉。

《美聯社》指出,波士尼亞是巴爾幹半島6個國家之一,其他國家是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科索沃、蒙特內哥羅和北馬其頓。這些國家在加入歐盟的路上,一直停滯不前。但在俄烏戰爭開打以來,歐盟官員更熱衷於吸引他們入盟,以擺脫克里姆林宮的影響。

除了不完整的內部改革損害波士尼亞申辦入盟外,波士尼亞還面臨種族和政治分裂,並且可能是巴爾幹半島國家中最脆弱的國家。

親俄羅斯的分離主義波士尼亞的塞爾維亞人領袖多迪克(Milorad Dodik)繼續破壞該國的總統職位和其他政治職能。去年12月,多迪克告訴《美聯社》,他打算繼續削弱這個國家,直到其政權崩潰爲止。

另據上個月發佈的最新美國情報年度威脅評估指出,多迪克正採取挑釁性措施,以消除國際社會對波士尼亞的監督,並確保他的塞族共和國事實上的分裂。他的行動可能會促使波士尼亞穆斯林領袖加強保護自身利益的能力,並可能導致暴力衝突,從而壓垮維和部隊。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表示,在波士尼亞作出許多努力之後,他非常贊成歐盟對該國入盟談判「向前邁出一步」。他說,「總的來說,西巴爾幹國家也必須能夠依賴我們。20多年前,他們在希臘的第撒隆尼基(Thessaloniki)就作出他們能夠成爲歐盟成員的承諾,現在我們需要採取下一步行動。」

由於期待取得入盟的積極成果,波士尼亞首都薩拉熱窩到處懸掛着歐盟旗幟,公民和官員都對自己國家在申辦過程中取得進展的前景表示歡迎。薩拉熱窩居民認爲,歐盟一體化是波士尼亞需要前進和發展的事,它最終可以成爲一個像其公民所希望的那樣的正常國家。有公民說,「這對我們這些想留在波士尼亞的年輕人來說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