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收尾劇本 臺灣看好了

(圖/本報系資料照)

距川普第二任就職還有近2個月,但川普的當選效應對烏克蘭帶來的壓力已開始浮現。在與二次當選的川普通話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不得不公開承認,戰爭肯定會結束地更早─因爲這是川普團隊的方針,也是渠對美國選民的承諾。在此壓力下,烏克蘭只能「盡一切努力,讓戰爭可在2025年以外交方式結束。」

爲了在由川普新政府主導推進或施壓烏克蘭進行的和談啓動前,儘可能讓烏軍在戰場扳回劣勢,積攢更多談判籌碼,拜登政府解禁美援長程飛彈的使用範圍,授權烏軍可用其攻擊俄烏兩軍正在交戰中的俄羅斯邊境州庫爾斯克等俄境內目標。這也是西方針對北韓軍隊恐已進入當地,並開始與烏軍交戰的迴應。

但川普本次選戰的親近人物之一、他的長子小唐納德卻已公開譏諷做此一決策的人是「白癡」,且稱這麼做是「民主黨和軍工複合體的陰謀」或引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並重申其父的政策是要「創造和平」和「挽救性命」。

在川普新政府的對烏政策還未明朗之際,西歐主要大國對俄羅斯的態度也已出現鬆動。11月15日,德國總理蕭茲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戰爭爆發2年多來的首次通話,遭到烏克蘭強烈批評。雖然蕭茲在與普丁長達1小時的通話後澄清,德國無意改變支援烏克蘭的政策,但顯然,在德國「紅綠燈」執政聯盟宣告解體、德國將於明年2月舉行提前大選之際,蕭茲大膽跨出這一步,也有迴應德國國內厭戰情緒,和部分民意希望儘快通過外交途徑了結烏克蘭戰爭,將重點回歸到振興德國和歐洲經濟的用意。

而在美國政策智庫和大學講壇上,近幾個月來,以烏克蘭戰後重建復興爲主題的討論也已浮現,對「戰後時代」的想像正逐步醞釀。盱衡當前西方對戰場情勢和俄經濟體系的務實評估,怎麼「確保烏克蘭不輸」,已經壓過了「如何讓普丁輸」的討論。

川普上臺後,此前由團隊放風試水溫的諸如凍結當前交戰線、劃設非武裝帶、烏克蘭「中立化」和20年內不加入北約等提議,或陸續浮出。如果情勢照此發展,也意味烏克蘭通過繼續交戰以期奪回被佔之2成領土的可能性,又再度被各方叫停。屆時,烏克蘭的妥協能換取西方何種形式的安全保證和經濟重建支票,深值包括臺灣在內的各方關注。

烏戰爆發未滿3年,當初同仇敵愾抗俄的西方同盟異聲漸起,美國率先遂行戰略轉向,恐促使更多歐洲國家效尤。有此結局未定的全套殷鑑劇本在前,臺灣恐也不能過分高估西方各國破釜沈舟,就此駛入全球冷戰2.0時代的決心。特別是對意圖糾合外力、以小博大的一方來說,孤注一擲易,無損收場難,局中人能不慎乎?(作者爲資深媒體人、耶魯大學全球事務學院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