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競爭 大陸稀土只剩土的價格

大陸稀土大國,不但內含資源量最多,出口規模也最多,但大陸工業信息化部長肖亞慶1日指出,大陸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卻只賣出「土」的價格,背後就因惡性競爭、競相壓價,導致寶貴的資源遭到浪費掉,更衍生環保問題,並指出應仿效日本企業,在稀土的高端化方面下工夫

由於稀土是戰略性資源,據中新經緯引述肖亞慶表示,今年1月大陸工信部發布《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主要是根據稀土長期發展戰略、市場需求,以及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來進行規範

肖亞慶指出,首先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就是大陸的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反倒賣出「土」的價格,背後就是因爲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大陸稀土寶貴資源遭到浪費。

這同時反映出環保問題,肖亞慶指出,有機會可以看看大陸的稀土生產企業,確實有不少環境保護問題,因爲稀土市場好,就使勁的採、使勁的挖、使勁的煉,導致當地民衆不滿態度非常強烈。

他強調,稀土之所以叫做稀土,就是因爲是稀有的資源,現在無序的開採、資源的浪費,甚至有的只開採最富裕的那塊,中國話叫「挖白菜心」。當把最好的都採走,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卻很差,從長期來看用幾年就沒有了。

另在發展上,肖亞慶點出大陸的稀土發展低水準重複非常多,高水準的稀土產品確實較少,這不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他認爲這方面應向日本企業學習,在稀土高端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