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與臺灣經濟

董彥良

2012年1月14日臺灣熱鬧的總統與立委大選結束之後,尋求連任的馬英九率領國民黨繼續執政。臺灣經濟向來是以「經貿出口」的臺灣發展的最重要的關鍵。在經貿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兩岸經濟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是臺灣後續的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ECFA是在2009年由臺灣方面提出,並通過兩岸極力推動,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曾以國際通用GTAP及TAIGEM等經濟模型評估該條約認爲:「兩岸簽署ECFA對臺灣經濟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簽署後對臺灣GDP、出進口貿易條件、社會福利均呈現正成長,整體經濟成長率將增加1.65%-1.72%、總就業人數將增加25.7-26.3萬人,對總體經濟有明顯正面效益,全民皆可分享此經濟成長的果實。」[1]在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簽訂的經濟合作協定。這是馬英九爲加強臺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兩岸政策,因此兩岸經貿議題也因爲ECFA而進入新的進程。

其實一開始ECFA在兩岸都曾經引起正面及負面二極反應,但拋開政治議題的思考,而回復到實際的經貿議題上,大陸最終還是對臺灣採取讓利政策,兩岸最終還是以關稅來簽定ECFA協議。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ECFA最終將會迴歸到「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框架下。所以未來對臺灣而言,還是有諸多的挑戰。

一、ECFA產生的外部性因素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影響[2]

1.WTO/GATT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問題

第二十四條規定了WTO如何來實現與地區貿易協定之間的相容性。地區性貿易協定必須被通知到WTO「地區貿易協定委員會」(CRTA),CRTA的報告可以在一致性意見的基礎上得到通過。雖然目前許多地區貿易安排並未被通知報告,但是都被視爲並認並是與WTO/GATT是一致性的;且關稅聯盟或自由貿易協定與WTO規則的一致性中存在的問題就可能跟據WTO爭端解決機制來處理WTO成員方之間的爭端。換句話說,即使ECFA還未被兩岸通知CRTA,但其它會員國在與臺灣遇有真正的貿易爭端時,仍可以透過WTO來解決貿易爭端。因爲WTO/GATT在執行上,必須要有靈活性,並非一定是一塵不變。

2.地區性貿易服自由化的歧視問題。

WTO的規範框架,基本理念在於創造自由、公平之國際貿易環境;規範準則有不歧視原則、漸進式開放市場等。ECFA伴隨而來現的是優惠性管理合作協定,對以WTO的貿易全球化會造成管理壁壘的情況,WTO/GATS第十一條第四款將可以約束ECFA。因爲爲了保證與品質要求和程式、技術標準、許可要求有關的措施不對服務貿易構成不必要的障礙,WTO可以透過適當的機構做必要的規定。所以,當其它會員國直接向WTO上訴,WTO是必須處理的。

3.地區最惠國待遇條款的問題。

ECFA其實就是兩岸地區雙方的最優惠待遇。但是發達國家在決定是否已經受制於經濟夥伴協定義務的國家或地區達成新的貿易協定時,就不可能忽略它們。2010年7月7日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大維‧施大偉(David‧Shear)就表示:「ECFA不是僅限於臺灣與大陸的協議,ECFA要能真正成功,必須讓美國與其他國家的企業享有參與機會。」 [3] 美國於2010年11月30日要求將ECFA通報送交WTO。[4]

二、臺灣內部性因素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影響

1.ECFA是基於「九二共識」及「一箇中國原則」爲基礎簽定。

以兩岸的現狀來說:『ECFA是基於「九二共識」及「一箇中國原則」爲基礎所簽定的。』2008年6月5日時任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先生在美國接受《華盛頓時報》專訪時提到:「我們已明白表示,只要他們(臺灣)同意一箇中國原則,任何議題都可討論,包括大陸在臺灣海峽對岸的軍事集結,以及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之類的國際組織。」[5]

所以ECFA顯然是大陸對臺灣釋出的善意。不過,不要忘記,不管臺灣以何種名義加入國際組織,尤其是以「國家爲主體」的國際組織是不可能的。以目前的兩岸政治現狀是必須考慮到「九二共識」的因素,就是雙方都承認一箇中國。很明顯的是,「一箇中國原則」就是大陸對臺政策的最高原則,而這個原則的演變至今構建成爲大陸的海峽兩岸政策「紅線」。

2.ECFA與臺灣內部的反對勢力因素。

國共二黨在「九二共識」上的基本認知上是趨近一致,雖然ECFA簽署已滿兩年,早期收穫清單也都落實,ECFA對臺灣的經濟效益也明顯呈現了,但是臺灣的反對勢力卻仍圖推翻ECFA,臺灣內部反對ECFA的政黨與團體主要是民進黨、臺灣團結聯盟(臺聯)和一些本土派社團。2012年7月20日行政院公投審議委員會進行重新審查臺聯黨主席黃昆輝提出的「ECFA公投案聽證會」,黃昆輝希望繼續發動公民投票來廢止已經實施中的ECFA。[6]顯示臺灣內部反對勢力反對兩岸經濟合作仍未止息。

民進黨當然也是採取反對態度,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曾表示應該利用多邊談判體系來保護臺灣權益,ECFA的雙邊談判機制風險高很多。民進黨現任黨主席蘇貞昌在2010年參選臺北市長時表示:「ECFA對臺北市也有害,許多人以爲ECFA只會傷害中南部,但實際上臺北只是較晚受害,未來的大規模開放會讓服務業受到強烈衝擊,而臺北市服務業人口達八成。」[7]

2012年7月20日民進黨在立法院擬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主張將大陸民間資本來臺審議門檻訂爲新臺幣五億元,禁止投資業別則由正面表列改爲負面表列;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說,希望以法律明確規範陸資,並將投資業別訂定清楚,以防颱灣門戶洞開。[8]因爲民進黨對兩岸交流互動上有着諸多反對行爲以及其在臺灣內部有着一定的政治影響力讓ECFA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會不會對往後的ECFA發展帶來衝擊?實在是值的觀察。

三、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現況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目前的國際現勢以及國際法上來看,「一箇中國的原則」已經確定。不論是美國、日本以及歐盟均以「一箇中國」來看待兩岸關係。目前臺灣限制着大陸約兩千多項產品進口,反觀大陸對臺灣幾乎沒有作任何產品的進口限制,臺灣反而獲得超額報酬。由於ECFA是以關稅來協定,如果回到WTO規範框架下而言,憑心而論,目前是臺灣在經貿方面對大陸有着明顯的比較經濟利益。臺灣目前每年對於大陸的出超約可達500億美元,約當於3,185億人民幣。[9]由於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低迷不振,不但影響了大陸的出口貿易,也直接連帶影響了臺灣對大陸的出口貿易。2012年上半年,臺灣對大陸和香港的出口減少達8.8%之多,所幸有ECFA,在其早收列表項目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額爲39.1億美元,約當於250億人民幣,增長了104%。至2012年3月底的統計,ECFA早收清單已爲臺灣廠商省下了2.25億美元,約當於14.4億人民幣的關稅,而爲大陸廠商省下了3,356萬美元,約當於2.12億人民幣的關稅,可見兩岸互蒙其利,且臺灣獲利較大,可見ECFA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10]

試想,如果臺灣沒有這些出超,來抵銷對其他國家的入超,臺灣的對外經貿每年將會呈現入超大於出超。但是如果當WTO其它會員國依據GATT一九九四第一條有關「最惠國待遇」與第三條有關「國民待遇」原則之規範,強行對臺灣提出關稅要求,臺灣的對外經貿每年將會入超大於出超。因爲臺灣在WTO框架下是必須對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國開放所有的農、工業產品,是必須向全世界開放。這是基於WTO框架下,不只是雙邊關係,也是多邊的最惠國待遇。因此,只要大陸要給臺灣的,別的國家在WTO框架下也可以向臺灣要。臺灣真能在限制大陸兩千多項產品之後並在WTO框架下與全世界談判嗎,臺灣真的準備好了嗎?

由於東協在2010年已經和大陸實施自由貿易區,大部分貨品出口到大陸可享受免關稅,這對臺灣產品外銷到東協是一大沖擊。另外,韓國和日本也正與大陸進行簽定FTA的研究。目前東亞地區還沒有簽訂東亞區域內自由貿易協定的只剩朝鮮和臺灣,ECFA實在是可以有效避免臺灣在東亞地區被邊緣化的威脅。

四、結語

臺灣現在若刻意避開「九二共識」的原則與大陸發展進一步的「ECFA經濟」,大陸的態度絕對是國民黨及民進黨雙邊都要「正面思考」的。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及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都曾主張,兩岸經貿議題應在WTO框架下談判。但是明眼人都清楚「臺灣內部的共識」纔是最重要的爭爆點。而ECFA並非如臺灣內部反對勢力宣稱只對財團有利,其實在早期收貨清單中,汽車零組件、紡織品、農產品等,多屬中小企業、中低收入戶,可能受益的中小企業家數達22,700家,聘僱員工數約42.6萬人。[11]因此對於以「經貿」爲重的臺灣經濟與ECFA的後續發展,值得令人繼續觀察。( 本文發表於2012年10月中國大陸經濟核心期刊《經濟論壇》)

參考文獻:

[1]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利益[R]. 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 2009年

[2]董彥良. 2012臺灣大選後,臺灣經濟的下一步 ?[N] .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 . 2011年

[3]大維‧施大偉(David Shear).新談判時代的兩岸關係[R] .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2010年

[4]林淑媛 . 薄瑞光施顏祥美牛、ECFA[N] 中央社 . 2010年

[5]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一中原則下兩岸皆可談[N]. 香港商報 . 2008年

[6]曾韋禎. ECFA公投聽證會 黃昆輝退席抗議[N] . 臺北自由時報,2012年

[7]鄒景雯.蘇:基於北市就業結構堅決反ECFA[N] . 臺北自由時報,2010年

[8]鄭宏斌. 民進黨擬修法規範來臺陸資[N]. 臺北聯合報. 2012年

[9]董彥良. WTO架構推兩岸經貿行嗎?[N]. 臺北聯合報 .2008年

[10]本報點評----“臺獨”團體爲何還欲亡ECFA? [N]. 臺北中央日報網路版 .2012年

[11]沈婉玉、陳宥臻 . 元旦起 437項貨品銷陸零關稅[N] . 臺北中國時報,2012年

●作者董彥良,復旦大學博士,臺北市,教職。版權爲作者所有,請勿隨意轉載。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