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裡的聲音爲什麼會有方向感?

模擬真實環境中的聲音定位,這就是虛擬環繞聲技術。

撰文 | Dargon

我們每天生活在充滿聲音的世界裡,不論是城市的喧囂還是大自然的寧靜,聲音都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現代生活中,耳機成爲了我們享受音樂、進行通話甚至是玩遊戲的重要工具。使用耳機時,我們常常會感覺到聲音似乎來自不同的方向,你是否想過這種“方向感”是如何產生的呢?

聲音的傳播過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聲音的傳播過程。聲音是一種機械波,它通過空氣、水等介質的振動傳遞。聲音的傳播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聲音的產生:

任何能夠引起空氣振動的物體都可以成爲聲音的源頭。當物體振動時,它會產生一系列的壓縮和稀疏區域,這些區域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

聲音的傳播:

聲波通過介質(如空氣、水或固體)傳播,速度取決於介質的性質。在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大約是343米每秒。

聲音的接收:

當聲波到達我們耳朵時,它會引起耳膜的振動。這種振動通過一系列的骨骼和液體傳遞到內耳的耳蝸,最終被轉換成神經信號傳遞到大腦。

人類雙耳是如何判斷聲音方向的?

人類能夠判斷聲音方向,主要依賴於兩個耳朵之間接收到的聲音信號的微小差異。具體來說,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時間差,當聲音從某個方向傳來時,靠近聲源的一側耳朵會先接收到聲音,另一側耳朵則會稍後接收到。這種時間上的微小差異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聲音的水平方向。對於頻率較低的聲音,時間差是判斷方向的主要依據。其次是聲級差,聲級差是指兩隻耳朵聽到聲音能量的大小差別。聲音到達耳朵時,由於頭部的遮擋效應,靠近聲源的一側耳朵接收到的聲音會比另一側耳朵更強。這種強度差異在高頻聲音的定位中尤爲重要,因爲高頻聲音更容易被頭部阻擋。

兩耳接收聲音信號的差異

那麼,當聲音從我們的正前方和正後方發出的時候,到達雙耳的時間差和能量差都是零。也就是說,當聲音到達兩耳的時間差和能量差都是零時,我們無法區分聲音是從正前方來的,還是正後方來的。這時,雙耳是怎麼辨別聲音的前後方向的呢?

聲音到達雙耳的時間差和能量差都是零的情況

這歸因於我們的耳朵並非完全對稱。前面我們瞭解了聲音的傳播過程,由於人耳廓結構的差異,導致正前方和正後方聲源的聲音傳播路徑存在顯著差異:來自正前方的聲音在耳廓的反射作用下,能夠直接進入耳道;而來自正後方的聲音則需繞過耳廓才能進入耳道。這種差異使我們能夠區分聲音的前後來源。耳廓的作用類似於聲音的“加密器”,而我們的大腦通過長期的學習,已經熟練掌握了這種“解密”技巧,從而能夠輕鬆地判斷聲源的前後位置。

耳機的虛擬環繞聲技術

更加科學地講,加密聲音的不僅僅是耳廓,還有身體的其他部位。研究人員用頭部相關傳遞函數(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 HRTF)來描述聲音從外部空間傳到耳道口的傳遞函數,它包括了頭部、耳廓、肩膀等對聲音的影響。每個人的HRTF都是獨特的,大腦通過學習和記憶這些特徵來判斷聲音的空間位置。

研究HRTF的示意圖

耳機的虛擬環繞聲技術旨在模擬真實環境中的聲音定位,讓用戶在使用耳機時也能感受到聲音的空間感。那麼,它是怎麼實現的呢?

爲了解析不同聲源方向的加密模式,科學家們通過測量或計算得出頭相關函數,並將這些函數彙集成一個數據庫。當我們使用耳機時,聲音繞過了頭部的這一加密過程,直接傳入耳道並被鼓膜接收,導致聲音失去了其原有的方向性。然而,隨着聲音信號處理技術的進步,我們能夠在耳機內集成電子設備來模擬頭部的這一加密過程。如果這些電子設備能夠精確地複製頭相關函數的加密機制,那麼它們處理後的聲音就能被大腦識別出方向,從而“誤導”大腦,讓耳機中的聲音彷彿具有空間定位。

基於這種原理,工程師們研發了一種利用頭相關函數數據庫來實現空間音效的技術。他們使用數字電路來模擬整個頭相關函數數據庫,並對耳機中的聲音進行方向性的加密,使得聲音能夠呈現出特定的空間感。由於這種聲音並非來自真實的物理空間,而是通過信號處理技術虛擬地“加密”生成的,因此被稱爲虛擬環繞聲技術。

耳機中的方向感不僅僅是技術的奇蹟,更是對人類聽覺系統複雜性的致敬。通過深入瞭解聲音的傳播過程和人類雙耳如何判斷聲音方向,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虛擬環繞聲技術的原理和應用。在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耳機將爲我們帶來更加豐富和沉浸的音頻體驗。無論是音樂、遊戲還是電影,虛擬環繞聲技術都將不斷提升我們的聽覺享受,使聲音的世界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黃勁文,楊飛然,楊軍.頭部跟蹤器的虛擬聲源定位系統[J].網絡新媒體技術,2019,8(02):28-35.

[2]謝菠蓀.頭相關傳輸函數與虛擬聽覺重放[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9,39(09):1268-1285.

[3]https://mp.weixin.qq.com/s/00aR_pxzCAgQ3_kQgO6hGg

[4]https://mp.weixin.qq.com/s/E6FfsQUwIw7WWCiOpkm70A

[5]https://mp.weixin.qq.com/s/ow4Z9jnK4f0fjhRVGTJK5w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力學科普”。

特 別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衆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衆號,回覆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