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的利劍爲什麼揮向了阿里巴巴?

(原標題:反壟斷利劍爲什麼揮向了阿里巴巴?)

文 | 謝九三聯生活週刊》資深主筆

阿里巴巴因爲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公司在美國的股價大跌13%。一起普通的反壟斷調查,原本不應該帶來這麼大的殺傷力, 反壟斷之劍揮向阿里,到底會給這家巨頭帶來怎樣的結局

按照監管部門的說法,之所以對阿里立案調查,是因爲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爲。 所謂“二選一”,主要是指電商平臺要求入駐的商家在自己和競爭對手之間做出選擇,尤其是在每年的“雙十一”大促之前,這道選擇題就會浮出水面,讓很多中小商家頭疼不已。

圖|視覺中國

在電商平臺看來,“二選一”是一種完全的市場行爲,不過,這和我國《反壟斷法》的規定形成了牴觸。到底那些行爲算得上壟斷?我國的《反壟斷法》規定了三種,第一是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第二是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第三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電商平臺的“二選一”,涉嫌觸犯了第二種行爲,也就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我國《反壟斷法》明確規定了7種被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爲,其中第四條是“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電商平臺的“二選一”行爲,顯然和這一條非常接近。去年8月份,國務院專門發佈了一份《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嚴禁平臺單邊簽訂排他性服務提供合同,保障平臺經濟相關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圖|視覺中國

如果阿里巴巴的“二選一”最終被監管部門認定爲違法《反壟斷法》,阿里最終會面臨怎樣的處罰呢?按照《反壟斷法》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爲,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阿里巴巴去年的銷售收入約爲5097億元,1%到10%的罰款,分別對應約51億元到510億元。在此之前,中國反壟斷罰款的最高記錄,是在2015年對高通開出了60多億元的罰單,茅臺和五糧液在2013年分別被罰款2億多元,是本土企業因爲反壟斷被罰的最高罰單。

不過,即使阿里最終被處以較高罰款,這並不會對這家巨頭帶來實質性影響,但是,阿里被立案調查的消息公佈之後,公司股價大跌13%,過去兩個月的股價累計跌幅已經超過30%, 市場的激烈反應表明,投資者擔心的並不只是“二選一”的問題。

投資者更大擔心的還在於,阿里的業務範圍會不會受到更嚴格的監管限制? 螞蟻集團上市被緊急叫停,原因之一是監管層出臺了網絡小貸新規,導致螞蟻集團的經營業務被嚴格限制。12月26日,監管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對螞蟻集團做出了重點業務領域的整改要求。很快,螞蟻集團就回應表示成立整改工作組,全面落實約談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的經營和發展。 如果對照螞蟻集團,監管層會不會對阿里也提出類似的業務整改要求?

圖 | 視覺中國

電商平臺的“二選一”,只是這一反壟斷輪調查的導火索,真正值得關注的是, 爲什麼最近一段時間,互聯網公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監管風暴,這對互聯網巨頭們到底意味着什麼?

長期以來,互聯網公司是中國經濟的寵兒,和傳統行業相比,互聯網公司表現出了很強的創新能力,一直被視爲中國經濟的優等生,享受了相當高的經營自由度。互聯網公司享受的這種優待,一方面是爲了鼓勵創新,同時,也是互聯網公司被寄予了較高的期待,很多中國經濟一直難以解決的痛點,希望能夠藉助互聯網的神奇魔力能夠得到解決。比如前幾年火爆一時的P2P,之所以能夠獲得極其寬鬆的監管,就是因爲承載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期待。

和傳統行業相比,互聯網行業的確表現出了很強的創新能力,但是和人們過高的期待相比,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神奇。尤其是互聯網行業背後都有很強的資本驅動, 這種模式使得很多互聯網公司都以追求流量利潤最大化目的,很多資本披着互聯網創新的外衣,藉助寬鬆的監管環境實現短期套利,不僅無法承載創新的期待,反而處處曝雷,給中國經濟增加了巨大的風險。

圖|視覺中國

最近幾年,中國的很多互聯網公司也面臨自己的成長瓶頸,在利潤壓力面前,很多公司的創新能力也開始褪色,互聯網巨頭們最近力拼的社區買菜,更是被人們所詬病——馬斯克的眼光望向浩瀚蒼穹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們卻下沉到社區,搶奪小菜販的生意。互聯網巨頭們的壟斷地位越來越強,反而開始越來越擠佔中小商家們的生存空間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 會議 ,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 工作 ,首次提到了“強化 反壟斷 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12月18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列爲2021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釋了爲什麼要反壟斷,因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這將反壟斷的意義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層面,反壟斷的目的並非只是爲了針對幾家互聯網巨頭,而是爲了完善市場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

圖|視覺中國

正是在這兩次高級別的會議之後,反壟斷之劍終於指向了國內的互聯網龍頭。12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佈消息,對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行爲立案調查。12月27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表示,調查人員對阿里巴巴集團的現場調查已經全部結束。阿里最終會迎來怎樣的結果,預計不久就會水落石出。

過去很多年,創造鉅額財富的互聯網公司一直被人們仰望,但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這些大資本失望。尤其是中美衝突升級,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卡脖子國人開始意識到高科技產業對中國的戰略意義,一直低調的華爲成爲國人心中真正的明星公司。很多人認爲,只有涌現出越來越多像華爲這樣的高科技公司,纔是中國經濟真正的希望所在。對於曾經風光無限的互聯網巨頭們而言,在流量和利潤之外,或許還可以有更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