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仁溪曾100%污染! 招潮蟹+彈塗魚14年後回孃家

二仁溪河岸生態覆育。(圖/臺南政府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臺南市二仁溪早期受廢五金熔鍊污染,當時堪稱全臺灣污染最嚴重。據瞭解,在環保署、地方政府以及民間團體的努力下,嚴重污染長度比率已自92年100%,降到104年(1-10月)14.2%,現在還可以看到招潮蟹、彈塗魚以及白鷺鷥生物,而環保署長魏國彥宣誓,數年內一定要將污染降到0%,尋回昔日風華

環保署指出,目前有22隊共471人堅守覆育崗位,經營不懈;長榮大學協助整合南部縣市民間巡守,推動河川保育及環境教育;臺南市社區大學積極投入環境保護通報;臺南市二行裡及大潭社區等河川巡守隊發揮在地力量高雄市茄萣舢筏協會巡守污染嚴重的二仁溪下游,成爲全國以船隻巡守河川的守護先趨。

▼二仁溪整治成效及生態保育成果。(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保處提供,下同)

「二仁溪愈來愈有生命」,環保署進一步解釋,二仁溪中的舢筏底部曾經是光溜的,因污染少有魚類生長,現在附着了藤壺與各種貝類,還記錄到30種魚類、24種蝦蟹類,以及浮游動植物、附着藻類;走一趟二仁溪河口,會有魚兒跳出水面打招呼,還可以看到白鷺鷥及各種鳥類棲息河岸,招潮蟹及彈塗魚岸邊爬跳。

據瞭解,二仁溪早期受廢五金熔鍊污染,不肖業者棄埋廢棄電路板廢棄物於兩岸灘地,而環保署14年前強制拆除非法熔鍊業工廠,並補助清除南萣橋上游、圍仔區域4849公噸廢電路板、廢棄物;清除後,協助民間覆育認養維護白砂侖溼地,覆育不少的招潮蟹與彈塗魚。

臺南市長賴清德表示,在政府與民間河川巡守隊合力整治下,生態調查魚種數從2008年開始增加,至2015年已達30至40種, 比2002年增加了344%;此外,棲生物由2002年24種增至2015年88種,河口已再現鰻魚苗,顯示「水清魚現」願景已逐步實現。

賴清德進一步提及,除了環保署對臺南市的支持以外,市府規劃了5個污水處理場,包括永康仁德歸仁、臺南以及虎尾寮,而虎尾寮污水處理設施已經開始運作,同時市府也規劃3處淨水場,故二仁溪整治的進度及成果,所有市民都看得到。

此外,二行裡水環境守護志工隊長宋金樹說,90年代二仁溪及三爺溪常被人偷倒廢水,二行社區成立河川巡守隊,防止被人偷倒廢水;97年修築堤防時,幫忙清除高灘地的廢棄物;經過多年的努力,污染已大幅改善,希望有一天能超越宜蘭山河

►►►要聞+趣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