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V扛臺領空重任

漢光演習中,我軍展現的F-16V。(取自fardistancetw Twitter)

F-16戰機過去20年保護臺灣領空,新改良的F-16V將與對岸更多精銳新世代戰機分庭抗禮。而除了臺灣空軍外,西方國家不少空軍都操作這款性能不差的戰機。

阿聯酋裝備的F-16E、日本自衛隊的F-2以及美國正向印度推銷的F-21戰鬥機這三款都是F-16機型的衍生型號,具有新機身設計和更大推力的發動機,相較之下F-16V的改良幅度不算大。一般推測比同世代的陸制殲-10C性能在伯仲之間。第一架殲-10在2006年服役,重量比F-16輕,裝備的AL-31發動機性能比F-16所用的F110發動機強。殲-10戰鬥機比F-16飛得更快、飛得更高也更靈活。

因殲-10的設計較先進,殲-10C更進行全面改良升級。包括減少雷達反射截面、使用隱形塗料、大量採用複合材料以及配備能操作PL-15空對空飛彈新型雷達。PL-15飛彈射程估計到250~300公里,超越美國現有空對空飛彈。殲-10C還得益於新研發的WS-10B發動機,縮短與F-16V間的差距。

新型發動機比AL-31推力更強,而且WS-10B還配備三維推力向量系統,在機動性方面殲-10C更優。F-16戰鬥機目前還沒有任何推力向量發動機。殲-10C對於F-16V,這兩款戰鬥機在電子戰系統和態勢感知能力上非常接近,但殲-10C在武器系統和飛行性能有較高優勢。在隱形機數量不斷增加的現狀,殲-10C擁有整合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IRST)的能力,能夠更有效在中近程距離鎖定隱形戰機。F-16V的設計沒有引起美國空軍的興趣,而殲-10C則大規模裝備解放軍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