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手刀買35架 德國問題大了

美國空軍F-35A戰機2022年9月16日準備在空中加油的畫面。(美國空軍)

德國已敲定,要大砸84億美元(2580億臺幣),採購35架F-35A隱形戰機,以汰換能搭載核武的「龍捲風」(Tornado)戰機。然而,它必須好好盤算,面對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可能無法如合約所明定,在2027年期限前開始交機的狀況。

據《富比士》(Forbes)雜誌網15日報導,洛馬在全歐洲各地銷售廣獲成功,由於俄烏戰爭影響,訂單可能續增。然而,中俄走得愈來愈近,印太區地緣政治日益緊張,要是美國國會決定,要大幅加速爲美國海空軍採購F-35,洛馬還能不能如期從2027年開始交付戰機,並履行其他海外軍售承諾?

有鑑於世局變化,尤其是美國空軍所面對的狀況,這看起來愈來愈有可能。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預定本週交付參院表決,預料將通過採購 69架F-35,而其中分別包括38架F-35A,15 架 F-35B和16架 F-35C。

五角大廈2019年預計獲得授權採購485架戰機,但由於缺14億美元(430億臺幣),後來衆院版國防授權法案雖填補了不少缺口,但預料也只能買375架。雖然有人將這解讀爲,既然美國少買了,洛馬就能減少生產壓力,以滿足海外訂單。但由於南海和太平洋正值多事之秋,美國空軍戰力無疑有漏洞,而接下來幾年,這很可能促使五角大廈進行危機採購。

洛馬發言人奧恩‧麥姬賓(Alison Orne Mckibbin)說,以目前的狀況而言,接下來幾年每年都會以147—153架的速率交付,但2025年,還有可預見的未來,都預計將達到1年156架的目標。

不過,想想德國、波蘭、瑞士、芬蘭、加拿大和新加坡都是F-35戰機的新顧客,訂單也都還沒完成,並全預計在這10年內取得戰機。而這還不包括預訂爲日本、以色列、澳洲、挪威、義大利、荷蘭、丹麥、比利時和英國生產的F-35戰機。此外,捷克和西班牙近期也很可能成爲F-35的新顧客。而要是美國決定,或因情勢所逼決定,要採購更多F-35,那就頭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