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發展循環經濟 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原標題國家發展改革印發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969號,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對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十三五”時期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再生資源利用能力顯著增強,資源循環利用已經成爲保障我國資源安全的重要途徑。

《規劃》強調,“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基本國策,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着力建設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深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資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綠色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規劃》提出,到2025年,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資源對原生資源的替代比例進一步提高,循環經濟對資源安全的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凸顯。其中,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約20%,單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別降低13.5%、16%左右,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0%,建築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60%,廢紙廢鋼利用量分別達到6000萬噸和3.2億噸,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2000萬噸,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5萬億元。

《規劃》圍繞工業、社會生活、農業三大領域,提出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一是通過推行重點產品綠色設計、強化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推進園區循環化發展、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二是通過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規範發展二手商品市場、促進再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資源循環型社會。三是通過加強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廢舊農用物資回收利用、推行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深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建立循環型農業生產方式。

《規劃》部署了“十四五”時期循環經濟領域的五大重點工程和六大重點行動,包括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園區循環化發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示範、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裝備創新等五大重點工程,以及再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汽車使用全生命週期管理、塑料污染鏈條治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等六大重點行動。

《規劃》明確了循環經濟發展保障政策和組織實施,提出健全循環經濟法律法規標準、完善循環經濟統計評價體系、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強化行業監管。要求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能分工抓好重點任務落實,各地區要精心組織安排,明確重點任務和責任分工,結合實際抓好規劃貫徹落實。

附件:“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