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趕不上 反毒未竟全功

新興毒品氾濫且致命,警方屢次破獲毒品咖啡包的案件,仍無法阻止施用者挺而走險。(本報資料照片

包着糖衣的毒品

英文總統上任後宣告反毒爲重點政策檢警調加強肅毒,連年查獲破紀錄的毒品量。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毒梟從提煉天然毒物轉爲加工化學毒品,以致新興毒品氾濫。如今俗稱超級搖頭丸的PMMA捲土重來,已奪走不少人命,檢警打算列管原料亡羊補牢,顯示法令跟不上變化,反毒政策有待精進。

PMMA在市面上皆以搖頭丸名義販售,據警方統計,外觀至少有兩種,咖啡包與錠狀實際應更多樣,無法從外觀區別。另PMMA較搖頭丸便宜且容易製造,售價較低,難以分辨,政府動作掃毒,卻鮮見具體的毒害趨勢宣導

刑事局上月宣佈破獲史上最大宗的「喵喵」毒品原料走私案,黑市價上百億。喵喵爲毒咖啡包最主要成分,其原料已公告爲4級毒品,走私入境難度大增。相對地,法務部不斷強調PMMA繼2000年以後,又捲土重來,毒害蔓延8個月,未見趨緩,究其原因,不就是原料尚未列管?

去年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決議,要加速毒品先驅原料列管,檢警曾要求列管PMMA的原料甲氧基苯丙酮經濟部一查卻發現,該原料有工業用途,可合法進口,要單獨列管有其難度。

只是,如同笑氣年輕人族羣氾濫,工業、醫療用化合毒物如何區別來查禁?實有賴政府公告定義,殺頭的生意有人做,毒梟和司法鬥智,如何與時俱進列管新興毒品原料,掃毒戰爭還得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