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看待暴力與衝突 是關係的重新活化

撰文賴佩霞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不知道爲什麼,當我聽到艾倫古根博博士說上面這句話的時候,噗茲~我笑了出來,心裡有一種被看透的羞澀。

的確,看看那些收視率高的電視節目新聞,總是挨着衝突暴力走。即使是以女性爲訴求的連續劇,也不免在愛恨情仇的妒忌中廝殺。談話性節目,更得挑一些爭議性高的議題,才能飆高收視率,受大家青睞。相較於雲淡風輕的內容,八卦或衝突似乎更能激起羣衆的注意與共鳴。

當我們跟朋友閒聊之際,總會聽到似乎人都渴望擁有祥和與平靜的生活,但實際上,在潛意識裡對暴力的言論或舉止卻又愛不釋手。

暴力底層,到底隱藏着什麼樣的魔力,什麼樣的渴望?

古根博博士是一位常年處理暴力與衝突的專家,在瑞士,除了研究青少年的暴力問題之外,他也受聘處理企業或社會上的衝突,其中包括了瑞士因移民多元而形成的種族對立的問題,以及關乎國家層級的危機處理。

他提到了一件發人省思事蹟:「 英國十七世紀時期,那些帶領幾百名戰士打敗各國強敵、佔領殖民地、爲國家建立強大勢力的艦隊船長們,平均年齡都在十五到十八歲之間。」又說:「年輕人,想要激發出更多生命的火花。那些刀光劍影攻佔領土的行徑,對他們來說,就像實境戰鬥遊戲一樣。他們充滿鬥志,在過程中,他們要贏,要征服世界。」

這讓我想到現今年輕人所面臨的困境。希望有所表現的能量,如不給予適當的引導,會以語言情緒或暴力的行爲呈現出來。青年人理當充滿戰鬥力。他們試圖要跨越童年時期父母所設立的侷限,想要找到自己的力量。他們渴望掙脫層層限制,挑戰自己的極限。但由於現今社會對文明的崇尚,不得不壓抑年輕人的奔放與熱情,以免掀起太大的波濤。我們無視青年人精力旺盛的價值,無形中扼殺了他們與生俱來的勇氣。不只是青年,連我們自己也被壓縮得奄奄一息,不敢造次。但那蠢蠢欲動、希望有所表現的能量,如不給予適當的引導,一遇到事端,就難免會以語言、情緒或暴力的行爲呈現出來。

也許,看連續劇或數落、數落政治人物也算是一種傾瀉的出口吧!

前幾天看到美國的一則新聞,一個極盡暴力的遊戲軟體,第一天上市,在北美、英國就賣出四億美金,相當於一佰二十億臺幣的驚人銷售產值。現今任何產業都無法跟它相比。

暴力,到底有什麼魔力?爲何讓人如此着迷?當我們口口聲聲說要追求祥和同時,卻又頻頻向衝突招手?這會兒,我們來聽專家說分明……

賴佩霞:你是處理暴力問題的專家,請問當我們透過肢體、情緒或語言呈現出的暴力行爲,在潛意識裡我們真正要的是什麼?暴力代表的深層意涵是什麼?

艾倫.古根博:首先,我們要了解暴力的面孔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一個是心理層面,另一個是現實層面。人類長久以來都有暴力的本質,在心理層面上人們對於暴力有一種奇怪的迷戀,因爲暴力可以讓我們有所超越,暴力後我們在意識層面上會開始有一些深刻的反省。我們要承認它瞭解它,尊重它可以帶給我們的更大可能性。但是在現實層面上,如果我們必須要對暴力表達不能容忍的態度。

在我過去與一些加害人談話時,他們說暴力有一種超越的特質,打鬥受傷可以把他們帶到一個超越的領域。其實暴力的核心,是我們的腦或靈魂渴望和另外一個層面的自己接觸,這是個學習、是個渴望。暴力是人的語言,人類有時候因爲太守秩序導致停滯,而文明又讓我們變得很空虛,這時候暴力就是要把我們帶到某種能量,安排我們重新活回來,不必去壓抑,這樣不會有幫助。

破壞性行爲需要真正的接觸來化解

賴佩霞:這樣聽起來好像暴力是一種溝通。衝突可以創造自己與別人的聯結關係嗎?

艾倫.古根博:當我們愈鎖在自己的內在世界,跟周圍的人有障礙的時候,就愈可能會透過暴力打破這種陰影。我們要了解人有很多面向,有時候用挑釁的行爲、情緒反應或暴力都是一種想要跟別人建立關係,打破或克服界線的一種方法。

在我們生活裡很多的行動是無意識的,特別當我們有很多情緒的時候,因爲某些情緒讓我們進入非理性,那個時候我們會被不同的動機所驅動,我們會安排某種背景來容許暴力能夠呈現。就像很多年輕人喜歡去激怒別人,然後他們就可以有理由的表現出暴力。這看起來這很不可思議,但這就好像是他們要進入社會的一種成年禮,一種儀式一樣。

暴力的核心,是我們的腦或靈魂渴望和另外一個層面的自己接觸,這是個學習、是個渴望。所以我們要了解,成年人跟年輕人的觀念和關係有時是非常的對立和兩極的,成年人受不了年輕人,年輕人則惱怒長輩。有的時候我們希望能管制他們的情緒,希望他們守規矩。我們用教育管教年輕人,希望他們好好學習,或者會說「等到你們二十五歲的時候纔可以做某些事情」…在這種不斷壓抑年輕人情緒的情況下,我們就讓他們不斷的等待,當年輕人找不到出口的管道,就容易促成暴力的呈現。

賴佩霞:所以說,是某種的刺激把年輕人導引到暴力,那父母可以怎樣幫助他們把事情引導到正向?

艾倫.古根博:成長對青少年來說是一段很大的掙扎、自我摸索過程,當他們長大後,社會已經建構好了一套系統,期待他們要有一定規範的行爲和語言,要守規矩。

從孩子的兒童期到成年期,他們需要的不只是教育,他們更需要家長的陪伴及參與,和他們進入一種彼此雙方都去摸索尋找的關係。譬如說,年輕人不守規矩做了很糟糕的事情,我們與其處罰他,不如陪伴他、參與他、跟他一起做些事情,探索他這些破壞性行爲到底的背後到底想說些什麼?

我舉個例子,有個知名企業家兒子,十七歲開始嗑藥,又因爲暴力行爲被退學,當企業家知道兒子出了問題,買了兩張機票從瑞士飛到荷蘭,花了五天時間和兒子在一起。在這五天他們有很激烈的辯論和情緒,但這樣的相處是很重要的,成年人愈來愈僵化、變得只講規矩,我們需要付出時間讓兩代之間能夠真正的接觸,不然年輕人會繼續迷失或者是透過暴力來表達他們的憤怒和壓力。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51期/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