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勿輕忽!罕見雷米爾氏症恐致命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臺北報導

罕見的雷米爾氏症與感冒症狀類似,易致命不可輕忽。26歲陳小姐,去年11月初因喉嚨痛、發燒至衛生署臺中豐原醫院求診,住院病情迅速惡化,並引起雙側肺炎併發膿胸急性呼吸衰竭所幸醫療團隊緊急啓動全人整合醫療照護,找出真正致命病因歷時50天,終將陳女鬼門關搶救回來。

▲發燒勿輕忽!罕見的雷米爾氏症與感冒症狀類似,需經血液培養中,鑑定出極難培養出的厭氧菌。(圖/華人健康網提供)

署立臺中豐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建文指出,雷米爾氏症候羣是一種少見的急性口咽炎和續發性併發症狀,臨牀症狀與感冒類似,主要致病菌是厭氧性梭狀桿菌。陳女發病初期因發燒不退而就近到診所就醫,被診斷爲一般感冒,但連續服幾天成藥後,不僅高燒不退,還併發雙側肺炎等重症併發,因而轉到醫院急診室就醫。

檢查發現,除高燒到攝氏39度外,這名患者白血球飆高到2萬8左右,且有胸痛、氣促等情形。進一步的胸部X光檢查,發現心臟後側有一陰影,且血壓偏低,疑似出現敗血性休克,於是投予抗生素治療。

治療2、3天后發燒依舊,幸經醫護團隊細心的向家屬詢問病史,並在血液培養中鑑定出極難培養出的厭氧菌,經感染科醫師確診陳小姐是罕見的雷米爾氏症,於是緊急召開全人整合會議後與家屬達成共識

治療過程中,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首先將患者左側內頸靜脈感染性血栓予以清除,並經由電腦斷層確定腦部血管未受侵犯,接着靠抗生素對血液中的厭氧菌予以治療,因爲雙側肺炎併發膿胸且均需插引流管引流,所以患者轉到呼吸照護中心進行呼吸器脫離訓練,最後終於順利脫離呼吸器,健康出院

【小辭典/雷米爾氏】

1.臨牀非常罕見,多發生於15至24歲原先健康狀況良好並且免疫功能正常的年輕族羣

2.文獻報告發生率,約爲每百萬人年發生率有1人,在丹麥的追蹤文獻報告,爲每百萬人年發生率有13至14人,發生率與季節變化或家庭因素無關。

3.臨牀中,常被誤診爲頸部淋巴腺腫大和單純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抗生素髮明之前,雷米爾氏症候羣的個案死亡率高達32至90%。

4.即使在現代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和外科清創引流手術,死亡率仍可達9至17%,若併發腦膜炎,即使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死亡率仍高達30%,約半數存活病人仍有中樞神經功能異常等後遺症

醫師提醒,雖然一開始只是類似感冒症狀的小病,但背後厭氧菌居然足以危及生命,因此呼籲民衆若有類似感冒久治不愈,甚或發燒超過3天不退,建議宜即早就醫,由醫師詳細問診及檢查,以儘早做好疾病控制與治療。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www.top1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