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率居首 專家籲設肺癌國家級辦公室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日公佈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1年十大癌症榜首由肺癌拿下。圖爲醫院內設立的癌症篩檢中心。(趙雙傑攝)

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佈最新10大癌症排名,肺癌首度超越大腸癌,登上發生率第1名。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指出,研究發現3分之2的肺癌患者沒有抽菸史,顛覆過去想像,因此他找來6大醫學會,呼籲行政院成立跨部會「國家級肺癌辦公室」,及早找出致病危險因子,是否也與空污、廚房油煙有關,希望「25年內肺癌死亡率減半」。

中研院士楊泮池12日偕癌症醫學會、免疫腫瘤醫學會等6大醫學會,首度公開呼籲,要求行政院比照廢除C肝辦公室,設立「國家肺癌辦公室」,設下三大目標:2030年前達成「一期肺癌確診數倍增」及「肺癌5年存活率倍增」、「5年內晚期肺癌5年存活率倍增」。

楊泮池表示,2022年7月開始國健署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但僅針對有抽菸及有肺癌家族史者,早期篩檢高達85%可被檢出,可挽救很多家庭。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餘忠仁指出,早期治療就能提高5年存活率,初期肺癌發生率10年前約15%,如今提高到33%,也因此,5年存活率則也從10年前的15%,提高到現在的27%。

餘忠仁表示,國健署目標是每年篩檢25萬人,以偵測率1%來看,等於是檢出2500人,但2年前國人新生肺癌就高達1萬6800人,以3成爲第一期癌來算約等於5000多人,以此推算,篩檢對象至少要加倍檢出到5000人。他建議透過抽血、驗尿、空污曝露量等,辨識哪些人是高風險對象,例如需常常在廚房炒菜者等,也應納入。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肺癌發生率超過大腸癌確是警訊,現在有LDCT工具,會考慮逐步增加適用對象,至於辦公室成立,可以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