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重回地緣政治賽場 與陸開展價值觀與影響力之戰

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圖)表示,法國將重回地緣政治賽場,以新的政策法案價值觀發展模式影響力之上與中國開展全面競爭,主要場域聚焦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與海地。(圖/路透

烏干達新建全球造價最高的高速公路全長51公里,由中國提供5億美元貸款,每公里造價高達1000萬美元(合臺幣2.86億元)。(圖/推特Facts East [email protected]_facts)

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日前受訪時宣示,法國將重回地緣政治賽場,以新的政策法案在價值觀、發展模式和影響力之上與中國開展全面的競爭,主要場域聚焦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與海地。

據《法國國際廣播報導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審查法國政府提出名爲《關於包容性發展和消除全球不平等現象》的對外援助法案草案。其目的是將法國對外公共援助的重點重新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8個國家和海地,而且新法案邏輯是向這些國家進行「捐贈」而非「貸款」。該草案已於19日進行二讀,並將於3月2日表決。

勒德里昂強調,「法國將重回賽場,我們已經從對外發展援助中消失很久了」,過去法國把發展援助灑向各地,但法國經濟能力有限,意志力也有限,很多行動沒有持續性。現在法國要加強投入對外公共援助,以前法國只會撒錢,現在有了新法案,法國將回到非常重要的發展態勢中。

報導說,依照該法案,法國將把對外公共援助的預算從原有的100億歐元(合臺幣3483億元)上升至150億歐元(合臺幣5225億元)。勒德里昂說,「重要的是,捐贈可以在重大問題上形成中心合力,它是一場影響力的戰爭。」

他說,對法國來說,這將涉及 「在教育、衛生、性別平等和全球暖化領域開展具體行動」的援助計劃。而且這場影響力的戰爭尤其關係到中國,因爲中國持有非洲國家46%的債務,在中國對非洲的公共援助中,對外貸款則佔了不少的比例

勒德里昂表示,法案提出新的對外捐贈思維,要「讓這些國家不能再負債,因爲負債讓他們陷入困境」。這是一個團結、效率和影響力的問題,這是一個發展模式的戰爭。有些國家把發展當作掠奪工具,法國不是這種思維,而是要尊重主權和並與第3國合作

勒德里昂表示,與中國的競爭也適用於新冠疫苗供應問題上,就算看到機場存放來自中國的疫苗,也不表示就會有疫苗接種政策。歐洲和法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採取的措施不同,特別是通過全球取得機制(COVAX)以搶先訂購20億劑受到世界衛生組織或歐洲藥品管理局認證和臨牀檢測的疫苗,並將在月底開始向最需要的國家派送等。

他再次強調,法國已經與中國進入發展模式、發展概念與影響力的戰爭,將尊重各國的自身發展方式,與各國自身民間機構共同努力。這是一種涉及尊重與身份認同的發展方式,要捍衛發展模式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