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王成大學校長致力作育英才 靜宜前校長陳振貴退而不休

陳振貴(右)從小立志老師,沒想到卻當了校長,最近出版「番薯王成爲大學校長」一書,不僅是他的自傳,更有致力高等教育的付出及建言。(陳世宗攝)

靜宜前校長陳振貴退而不休,致力於作育英才。(陳世宗攝)

陳振貴去年卸任實踐大學校長後,最近出版「番薯王成爲大學校長」一書。(陳世宗攝)

前靜宜、嶺東及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擔任校長21年任內,作育無數國內外英才。他從小立志當老師沒想到卻當了校長,去年卸任實踐大學校長後,最近出版「番薯王成爲大學校長」一書;陳振貴表示,臺灣高等教育正面臨少子化衝擊與國際競爭力下滑等危機,實施全英語教學、開辦國際學院、擴大招收境外生,是必要的因應之道。

靜宜校長唐傳義特別感謝陳振貴任內的貢獻,尤其陳在校期間,推動師生運用專業知能服務社會,奠定「志工靜宜」的基礎;同時開設宗教輔導課程,達成全人教育的精神與理念。肯定「番薯王成爲大學校長」不僅是他的自傳,更有奮鬥故事及致力高等教育的付出及建言。

陳振貴出生於彰化縣埤頭鄉侖子村,因祖父曾就讀私塾接受教育,受洗爲天主教徒,他從小篤信天主,全家更是全村唯一信奉天主教的家庭;他小時候因長得胖胖的,加上鄉下人常吃番薯而有「番薯王」的綽號

國小畢業後,陳振貴初中考上衛道中學後,再考取臺中一中前臺中市長林柏榕更曾任他的英文教師。大學考取成大外文系,因家中有9個兄弟姐妹食指浩繁,大學起他兼任中文講師等,半工半讀及領取獎學金完成學業。後來更考進淡江文理學院歐洲研究所美國組並擔任助教,畢業後到實踐專校及文化大學兼任英文講師。

陳振貴一邊教學,一邊透過到美國擔任交換教授等機會,陸續3次進出美國終於完成美國諾瓦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在國內外學校任教,甚至在美國加州蒙特利公園市創立天主教鳴遠中文學校並出任校長。

1999年陳振貴獲聘擔任靜宜大學第7任校長,3年任內爲提升校內軟硬體設備,充實教學環境與品質,積極籌建思高學苑方濟樓、格倫樓及蓋夏圖書館擴建等;他同時帶領學校通過ISO-9001:2000品質管理認證,提供師生更好的服務。

陳振貴隨後出任嶺東科技大學校長,當時他的胞弟陳猷龍也出任南開科技大學校長,兄弟同時出任科大校長,在杏壇蔚爲佳話。他先後在嶺東科大及實踐大學各任職9年,去年因屆齡卸任實踐校長一職;但他退而不休,不僅擔任大漢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還積極在潭子區籌辦實驗教育學校,預計明年招生。

陳振貴指出,立法院2009年通過「私校教職員退撫條例」,新制退休從「確定給付制」改爲「確定提撥制」;加上年金改革公教所得替代率下降,有助增加私校競爭力。他相信少子化風暴促使臺灣的大學重新洗牌,藉此調整體質、發展特色,能更屹立於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