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團伙盯上長江“軟黃金”,依法嚴懲!

●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二

以檢察監督“硬舉措”

守護長江“軟黃金”

——檢察機關依法懲治長江河道

非法採砂違法犯罪紀實

“從長遠來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於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要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長江的保護與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長久的牽掛。

長江河道砂石是國家礦產資源,具有維持河道潛流、穩定河道形態、提供水生物繁殖棲息地等重要功能。去年以來,按照新一屆最高檢黨組部署,檢察機關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以零容忍的態度會同相關部門聯合開展長江河道非法採砂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一體推進懲治犯罪、保護公益、修復生態和訴源治理,有力維護了長江河道採砂管理良好秩序,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嚴懲犯罪

斬斷伸向長江“軟黃金”的罪惡之手

江砂作爲重要建築原料,市場供不應求,素有“水中軟黃金”之稱。鄂州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境內長江岸線長達80多公里,江砂資源較爲豐富。

2023年2月27日,鄂州市華容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惡勢力團伙非法採砂案宣判,法院以尋釁滋事罪、故意毀壞財物罪、非法採礦罪等罪名對熊某甲、熊某乙等8名被告人判處一年八個月至五年三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1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金。

2014年始,熊某甲、熊某乙、張某等8人經常糾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在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實施尋釁滋事、故意毀壞財物、非法採砂等違法活動,逐漸形成以熊某甲爲糾集者的惡勢力團伙。

2021年9月至10月,熊某甲、熊某乙以湖北某勞務有限公司之名收購湖北某碼頭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運輸車隊後,對團伙成員進行明確分工,控制該碼頭運輸業務。後該惡勢力團伙與熊某團伙(另案處理)相勾結,幫助運輸熊某團伙在長江水域鄂州段盜採的江砂4.55萬餘噸。

辦案過程中,鄂州市檢察院專門成立辦案指導組,與華容區檢察院辦案組同步介入偵查,引導公安機關開展取證工作,通過調取書證,委託專門機構進行科學評估,準確認定犯罪數額,並依法區分主從犯,做到精準懲治。經評估,涉案江砂價值共計378萬餘元,盜採行爲對長江水域鄂州段航道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加大對惡勢力團伙的打財斷血工作力度。通過開展認罪認罰教育轉化工作,8名被告人全部認罪認罰,並積極退繳贓款,有效摧毀了惡勢力團伙經濟基礎,取得較好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

“鄂州市華容、葛店地區因臨江而水運業發達,碼頭易被犯罪分子非法利用。”作爲上述案件承辦檢察官,鄂州市檢察院派駐葛店開發區檢察處副主任嚴濤告訴記者,結合辦案情況,針對相關公司存在的江砂報港作業管理制度不健全、內部缺乏監管程序等問題,檢察機關及時制發檢察建議,開展以案釋法等活動,有效促進了當地相關碼頭、運輸企業合法合規經營。

嚴把證據關

高質效辦好案件

“盜採江砂行爲一般發生在深夜或凌晨,犯罪團伙分工明確,採取‘打游擊’的形式作案,並與個別碼頭勾結,形成了‘產、運、銷’一條龍犯罪鏈條。”湖北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三級高級檢察官陳啓兵分析道。

非法採砂類案件多爲團伙作案、涉案人員衆多、犯罪手段隱蔽、證據收集困難。那麼,檢察機關如何將最高檢黨組“三個善於”的辦案要求落實到具體案件中,精準認定犯罪、高質效辦好案件呢?

“湖北省檢察機關依託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建立全流程‘三查合一’機制,通過介入偵查、繼續偵查、補充偵查相結合,以詳盡書面意見及時引導公安機關全面取證、深挖犯罪,構建完善以證據爲中心的刑事指控體系。”陳啓兵表示。

據介紹,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檢察院建立了非法採砂專業化辦案組,通過介入偵查,第一時間瞭解案件偵查情況,並就電子證據提取、鑑定覈實等證據收集及證據標準問題與偵查人員溝通。在審查逮捕階段,對涉案人員衆多、船隻衆多、證據衆多,且涉案人員實施犯罪活動互有交叉、有分有合等重點難點案件,辦案組通過擬定詳細的證據覈實提綱,有針對性地審查證人證言、犯罪嫌疑人供述與辯解中的細節,準確認定案件事實。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涉案人員,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並制發補充偵查意見,引導公安機關繼續調取相關證據。

“江蘇省檢察機關辦理非法採砂案件時注重依託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與公安機關加強信息共享、案情互通,通過聯席會議、重大環資案件通報、介入偵查、引導取證等手段,將證據收集、事實認定等問題解決在案件移送起訴前。”江蘇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周立武表示。

在辦理最高檢掛牌督辦的犯罪嫌疑人劉某、傅某等10人非法採礦案時,江蘇省鹽城市、區兩級檢察院第一時間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多次與公安機關召開聯席會議,圍繞行爲人主觀明知、江砂價值鑑定、追贓挽損等問題提出書面意見,明確取證方向。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後,鹽城市檢察院又牽頭組織辦案單位召開聯席會議,進一步溝通涉案人員分層處理、法律適用等問題,推動案件高質效辦理。

綜合履職

努力構建協同保護格局

“安徽省檢察機關秉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理念,堅持依法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能動履職,不斷加強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等部門之間的協作與配合,相互及時移送刑事犯罪和公益訴訟線索,綜合運用刑事處罰、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等手段,形成礦產資源保護齊抓共管的大格局。”安徽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杜薇介紹說,去年以來,安徽省檢察機關起訴的非法採砂犯罪案件均得到法院有罪判決。

記者採訪瞭解到,非法採砂案件涉及評估、修復、治理等專業領域,安徽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注重強化與水行政執法部門協作,藉助“外腦”智慧,全面調查取證、合理提出訴訟請求。針對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助力有關單位完善機制,促進訴源治理。

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鄒某某等人出資購買四艘船並改造成吸砂泵船,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河道採砂許可證的情況下,糾集曹某某等31人在長江馬鞍山段非法採砂,形成集盜採、運輸、銷售爲一體的非法產業鏈。鄒某某等人非法採砂造成長江馬鞍山段河牀原始結構受損、水源涵養減少、漁業資源損失,嚴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在審查逮捕鄒某某等人涉嫌非法採砂一案時,及時將上述案件線索移送該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同步提前介入,與刑事檢察部門組成聯合辦案組,於2023年1月11日以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立案。

針對長江河牀、行洪安全、航行安全及生態環境受損等問題,雨山區檢察院邀請水利局專業人員提供智力支持,協助檢察人員審查生態修復方案。通過調查覈實、鑑定評估等工作,檢察機關查明鄒某某等人非法採砂2.3萬餘噸,價值182萬餘元,造成河牀原始結構受損12820.01m3,水源涵養減少6903.3m3,建議採用工程手段恢復河牀原始結構及水源涵養量,共需213萬餘元;造成漁業資源直接經濟損失,恢復費用7463元。

2023年8月18日,雨山區檢察院向該區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023年12月21日,雨山區法院判處鄒某某等人有期徒刑三年四個月至拘役四個月不等刑罰,並處罰金;同時,判決支持檢察機關全部公益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後,鄒某某等9人提出上訴。2024年4月11日,馬鞍山市中級法院作出二審判決,對一審公益訴訟判決內容全部予以維持。

2023年11月22日,針對本案暴露出的長江採砂監管問題,雨山區檢察院向相關單位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得到相關單位高度重視,開展“禁漁禁砂暨水上安全聯合巡查”等專項治理行動,並出臺水行政執法人員行爲規範、水行政執法人員廉政工作制度等規定,進一步提升了案涉流域執法監管力度。

“長江流域綜合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涉及公安、法院、檢察等政法機關,還涉及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林水利、交通運輸等行政部門,需要強化目標協同、政策協同、部門協同。”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漢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主任亢德芝接受《檢察日報》記者採訪時建議,檢察機關要進一步完善“四大檢察”綜合履職機制和跨區域檢察機關聯動履職機制,運用數字化思維和手段辦理案件,增強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法治貢獻。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