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早參 | 1247個“白名單”項目已獲銀行貸款發放1554.1億元;2023年7家上市房企歸母淨虧損超百億元

每經記者:陳利 每經編輯:魏文藝

|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

NO.1 “白名單”項目已獲銀行貸款發放1554.1億元

據央視新聞,4月3日,記者從住房城鄉建設部瞭解到,目前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建立省級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直轄市)已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分批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白名單”並推送給商業銀行。截至3月31日,各地推送的“白名單”項目中,有1979個項目共獲得銀行授信4690.3億元,1247個項目已獲得貸款發放1554.1億元。

點評:這通常意味着政府對於房地產項目的質量有一定的審覈和認可,降低了銀行的信貸風險。1554.1億元的貸款額對於穩定房地產市場和支持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尤其在解決部分企業的流動性問題、推動房地產項目建設及交付方面。但這也要求相關地產項目的管理和執行標準必須嚴格,以確保投入的資金能有效轉化爲經濟和社會效益。

NO.2 2023年7家上市房企歸母淨虧損超百億元

2023年,在77家港股房企中,有37家房企出現淨虧損,歸母淨利潤爲負;A股32家房企中,有8家房企出現淨虧損。其中,有7家房企淨虧損超過百億元,3家房企虧損超過200億。過往房企業績分化主要出現在龍頭房企和中小房企之間,如今龍頭房企也顯露出明顯的業績差距。中小房企的關注點已經從利潤增降到虧損與否了。京投發展、深深房A、寶龍地產、綠地香港、深圳控股等在2023年度由盈轉虧,歸母淨利潤在-2.5億元到-26.5億元不等。

點評:多家房企的鉅額虧損體現了當下房地產行業內部分化日益加劇的情況,尤其是對於那些負債比較高、現金流緊張的企業來說,市場的不穩定性爲其盈利能力帶來了巨大壓力。此外,房企轉型的趨勢明顯,慢錢業務如物業管理、長租公寓等逐漸成爲新的收入來源,顯示出頭部房企調整策略、尋求多元化發展的意圖。但長線業務需要時間積累和品牌建立,可能在短期內難以爲企業帶來足夠的現金流。

NO.3 北京3月二手房網籤量環比上漲125.5%

北京住建委官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3月北京全市二手房網籤量爲14280套,環比上漲125.5%,是自去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月度成交量。從同比來看,北京3月份二手房網籤量同比下降35.7%,這也意味着,二手房市場有所回暖,但仍較2023年“小陽春”存在差距。業內人士普遍認爲,月成交量15000套爲二手房市場“榮枯線”的“榮線”,北京3月份二手房網籤量的表現在這條線附近,市場較爲活躍。不過對比去年“價量齊漲”的小陽春行情,今年二手房市場的特徵之一是“以價換量”。據麥田房產統計,3月份麥田二手房掛牌均價環比下跌0.4%。從成交結構看,春節過後,500萬元以下房源成交佔比上升明顯,二手房市場呈現出剛需市場率先啓動的規律。

點評:北京二手房市場的回暖,一方面顯示出市場自身的週期性調整,另一方面可能與政策環境的寬鬆及市民對房價波動預期的改變有關。儘管比起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月度成交量的大幅度上升說明市場需求依然存在。不過,從以價換量的行情來看,買家仍對高價位的市場持謹慎態度,這反映出市場對經濟復甦的預期仍存不確定性。

NO.4 恆大地產六隻債券4月3日起進行特定轉讓

4月2日,恆大地產發佈公告稱,因公司未能履行還本付息義務,計劃於2024年4月3日開始對“20恆大01”“20恆大02”“20恆大03”“20恆大04”“20恆大05”和“21恆大01”六隻債券進行特定轉讓。就在此前的4月1日,恆大地產發佈關於公司債券繼續停牌的公告稱,經公司申請,所有恆大地產存續公司債券自2022年3月21日開市起停牌。目前恆大地產仍在各方努力下共同化解債務風險,依法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所有恆大地產存續公司債券將繼續停牌,具體復牌時間以公司公告爲準。

點評:債券的特定轉讓可能涉及到既有債權人的利益協商和權益重組,這對於緩解公司流動性壓力、籌措資金以及維持公司運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具體的轉讓效果以及是否能滿足債權人的實際利益,還需要根據後續的債務重組進展來評估。同時,恆大地產的案例也給其他企業敲響了警鐘,債務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