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ETF羊羣效應 監理機關柵欄在哪裡?
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進攻2萬點帶動散戶投資熱,近期市場更掀起高息ETF搶購潮。事實上,高息ETF商品本身無罪,關鍵是有沒有賣給對的人,就像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所示警的「高息ETF羊羣理論」,該檢討的不是羊也不是懸崖,而是有沒有柵檻機制。
爲什麼這波高息ETF熱潮值得關切,首先是「買的人不對」。以近期募爆的兩檔高息ETF來說,投資屬性都是RR4,即高風險等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申購者是解約定存,等於從保守型直接跨入積極型,風險承受度恐難以匹配。
再者是ETF與其說是基金,本質上更接近股票,募集上市後即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未來投資人可在股市買賣,對定存族來說,拿掉限期、配息、高收益和基金相對較安全的迷思後,是不是打從心底想棄定存投股,不無疑問。
因此這波高息ETF風潮,首先應關注的重點就是投資人是否已發生羊羣效應?銷售機構有沒有落實投資風險屬性評估和控管?主管機關對監督銷售機構又有何事前預防和監管機制?而不是放任羊羣跳下懸崖,再來檢討是誰的錯。
現在購買基金前必須填寫風險屬性評估,但相關屬性評估結果是否真能反映投資人承受度,其實不無疑問;至於購買ETF除了一般銀行帳戶,必須開立證券交易戶,且因ETF屬股票交易,理論上除了槓桿型,不必再填風險屬性。
換言之,保守型投資人(定存族)如要申購高風險屬性的基金,可能在填寫風險評估表後就被擋下,可是這些人只要去券商開戶,就可以直接買進風險屬性相當的ETF,這部分管理邏輯的不對等,在這次高息ETF之亂益發被凸顯。
高息ETF只是衆多ETF中的一種,近年在ETF商品蓬勃發展下,這次高息ETF大吸金顯露的只是ETF衍生各種問題的冰山一角,後續更值得擔憂的是ETF等被動式投資金額日益龐大,可能衍生的系統風險。
首先是股權類ETF的高週轉率,將推升其佔股市總成交值的比重,使得ETF對股市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其次則是股權類ETF成份股的交易價量變動趨向一致,降低原本持有多檔股票可達到的風險分散效果。
ETF所強調的「一籃子交易」,理論上應具有分散風險的效果,但隨着股權類被動式投資的規模快速成長,讓個股彼此間的交易量相關係數大幅攀升,進而反過頭使得股票「齊買齊賣」的現象更爲頻繁。
這也意味,一旦發生意外事件,股市反而因ETF使得市場結構脆弱性(fragility)上升,較過往更容易出現暴漲暴跌的情形。例如2015年8月24日ETF因交易程式的問題被大量暫停交易,造成當日美股總市值損失達1.2兆美元。
對主管機關來說,除了要注意ETF投資人的風險匹配問題,更迫在眉睫的挑戰是被動式投資盛行,加上投資人羊羣效應,一旦標的股票出現較大的跌價損失,恐加深整體股市跌幅,形成系統性危機。
由於ETF等被動式投資的交易便利性高,且具有交易成本低廉的優勢,讓市場參與者愈來愈偏好這類產品,這從本次的高息ETF吸金能力明顯可見,但當愈來愈多人採被動式投資,恐導致資產評價被推向偏高的水準。
如果再加上金融市場羊羣效應,當市場遭受重大利空時,將更易引發市場跌幅擴大的「滾雪球效應」。日本政府退休基金(GPIF)便曾預估,被動式基金崛起會傷害市場效率,恐導致市場喪失在經濟中有效分配資源的能力。
特別是股權類ETF的週轉率高於一般普通股,且交易金額佔股市總成交值比重高,在ETF導致資產價格連動程度擴大下,可能發生許多投資人同時損失的情況,進而引發破產潮及資產同步賣壓,帶來系統風險問題。
國際信評機構ESRB也曾指出,短期大量投資ETF可能引發「傳染風險」,即投資人持有大量且單向的短期ETF部位後,一旦投資人反向大額拋售,將導致ETF盤勢動盪,並可能透過套利交易而蔓延至指數,導致指數震盪加劇。
ETF已是國人熟悉的投資商品,但隨ETF發行類型多元化,商品複雜性及潛在風險同步上升,主管機關除須加強投資人教育,更應關注發行商品類型及資訊公開揭露程度,以降低金融消費爭議。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ETF商品對股市可說是兩面刃,面對全球ETF市場規模擴大,金融監理機關應未雨綢繆,持續監控ETF可能引發的系統風險,並及早採取因應措施,不要讓螞蟻雄兵的力量反過頭來摧毀金融市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