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寡佔 綠電強制一定比例零售

立委質疑燈號不實騙民衆,經濟部長王美花解釋,備轉容量率都是臺電前一天或一早評估。(張鎧乙攝)

淨零碳排壓力籠罩,但市場綠電有超過9成5被護國神山臺積電一家買走,讓中小企業面臨另一種「缺(綠)電危機」。對此經濟部昨丟出好消息,正規畫公有地太陽光電、區塊開發離岸風電,兩大類綠電以後必須有「一定比例」,拿到市場「零售」,不可全賣單一公司,要讓中小企業有機會買到綠電。

臺灣企業本就有綠電需求,加上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聯合國COP26、歐盟碳邊境稅等,這些來自國際與知名企業供應鏈端要求,更讓綠電需求孔急。

對於中小廠商買不到綠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在一場綠電交易論壇中主動表示,正規畫公有土地出租的光電,以及2026年開始的區塊開發離岸風電,有一定比例要丟到零售市場,媒合給有需求的中小企業。

也就是這兩類再生能源,不能把全部發電都賣給單一廠商。至於所謂「一定比例」是多少?經濟部表示,尚在討論,可是這比例也不能太高,否則會影響再生能源案場的銀行融資。

原則就是「大包小」,允許案場大部分發電可以自己找買主,小部分得丟出來給售電業銷售,或是放到憑證交易平臺買賣。

經濟部指出,公有地出租作光電,因爲土地是政府或國營事業的,可透過招標條件去要求,多少比例要拿出來零售。至於離岸風電,規畫從區塊開發多核配的容量着手,如一個風場目前核配量基本是500MW,政府可彈性加給100MW,這多出的部分,就是能要求的。

官員強調,臺積電之所以壟斷大部分綠電,多是2020年時就跟綠能業者綁約,市場現在已經有富邦銀、臺灣固網等30多個買家出現,買主開始多起來。

曾文生表示,等到2025年後,風電發電量大增,每年50、60億度電,都會出現在綠電交易市場。他也提到一個「全時綠電」觀念,已有國際大廠要求每一分鐘用電都是再生能源,這樣情況下會產生可把不同用電模式組合起來的仲介商,舉例有些行業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會用電,有些是週末才用電,仲介商就要能組合找到對應買主。

至於,國民黨立委楊瓊瓔昨在立院經委會質詢時,表示4月26日那天電力使用率98%,備轉率剩2%,不到90萬瓩,跟官網的電網數據與燈號都不一樣,應該要亮紅燈。

經濟部長王美花解釋,備轉容量率都是臺電前一天或一早來評估, 26日那天備轉率低,主因部分大修機組尚未加入發電,加上有機組故障,家庭防疫用電非常多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