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飆 30年期房貸成主流

近年主要都會區房貸期數變化

這一波房價大漲,購屋人只能以拉長貸款年限的方式,才能追上不斷走揚的房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臺統計,去年第三季新增房貸貸款期數再創歷史新高,達291個月,其中臺中、臺南、高雄與新竹縣,房貸期數都超過300期,30年期房貸成主流。

統計顯示,去年第三季房貸平均期數爲291期,相當於24年又3個月,近年隨着房價高漲,平均房貸期數逐步拉長,2015年時平均僅244期,2019年逾260期,2021年突破280期,去年更達291期的正史新高水準,相當於七來平均房貸期數延長了4年以上,顯示過去以20年爲主流的房貸還款期限,如今已有愈來愈多房貸戶採用30年期還款限期的房貸。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一波房價能夠持續大漲,30年期房貸是重要的關鍵資金力量,以同樣月付款5萬元、利率2%試算,20年期房貸可以申貸千萬元,不過30年期則可以貸到1,370萬元,無形中可多增加約370萬元的購買力,房價上漲過程中,購屋人持續使用長年期房貸,加大財務槓桿才能追上房價,甚至搭配寬限期降低初期負擔,尤其利率四連漲後,加上生活開銷因通膨而增加,民衆也會感受到每月支出明顯增加。

以各主要都會區觀察,新竹縣、臺中、臺南、高雄的平均房貸期數均突破300期,顯示大臺北地區以外的都會區有逾半的房貸戶都採用30年期房貸,桃園、新竹市也逼近300期,僅臺北市280期、新北市293期相對較短。

曾敬德表示,大臺北以外新成屋數量較多,購屋人年紀較爲年輕,會偏向使用30年期房貸,至於房貸期數最短的反而是房價最高的臺北市,可能購屋人的能力較佳與年紀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