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三胎後,能迎來新的生育潮嗎?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很大可能不會

新華社報道,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大政策舉措彙報,審議《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會議要求,要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放開“三胎”立即成爲輿論關注的焦點。從2011年11月起,中國各地開始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到2013年12月,中國開始了單獨二孩政策時代;再到2015年10月,全面二孩政策也最終推及開來。

爲何要在現階段進一步要放開三孩政策?背後具備了哪些現實條件和綜合考量?如何才能讓三胎政策真正落地?5月31日,紅星新聞就此獨家對話了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

現階段放開三胎政策是必須嗎?

專家生育率、出生人口連年走低,三胎已勢在必行

“在現階段放開三孩政策,首要考量的因素,是我國生育率持續低迷,少年兒童佔比仍處在較低水平。”陸傑華說。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佈的數據,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爲1200萬,比2019年的出生人口1465萬減少265萬人,下降18%。而實際上,我國出生人口已從2017年以來就已經“四連降”。

同時連年下降的還有我國的總和生育率指標。根據調查數據,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平均一對夫婦所生育的孩子數量)數據爲1.3。這一數字意味着什麼?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此前曾撰文表示: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1.5的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在2018年和2019年的總和生育率分別爲1.495和1.47。5月1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七普數據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回覆紅星新聞記者提問時曾表示,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爲1.3,已經處於較低水平。這主要受到育齡婦女數量持續減少,“二孩”效應逐步減弱的影響

從兒童佔比來看,陸傑華指出,受二胎政策影響,我國0-14歲兒童佔比在2020年達到了17.95%,較2010年上升1.35個百分點。但從整個人口結構來看,這一數據仍佔比不足,我國人口結構問題依舊突出。

基於以上現實考量,陸傑華認爲,由於我國生育率和出生人口已經連年走低,儘管二胎政策和優生優育政策讓兒童佔比有所回升,但這一力度仍舊不足,因此進一步放開三胎已是勢在必行之舉。

三胎政策應儘快落地

否則將錯過人口發展轉型期的好時機

在陸傑華看來,當下讓三胎政策儘快落地,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生育率的回升,緩解人口結構問題,使得兒童佔比有一定提升;另一方面,從社會長遠來看,還將有助於我國抵抗人口負增長時代的到來,並讓我國的人口紅利持續更長時間。

“一方面是我國老齡化問題已經較爲突出,另一方面是我國勞動力數量佔比下降趨勢明顯。”陸傑華分析指出,以上兩大人口結構問題在當下均較爲突出,因此如果三胎政策不及時落地,那麼將錯過人口發展轉型期裡的好時機。

從第七次人口普查公佈的人口年齡構成來看,我國15~59歲人口爲89438萬人,佔63.35%;較2010年下降6.79個百分點。因此,陸傑華認爲,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之下,儘管當前我國勞動力人口數量仍佔比較高,但比過去已經呈現出下降趨勢。因此,如果沒有及時的人口補充,那麼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我國勞動力人口或將進一步減少,人口紅利也就將逐步推出歷史舞臺。

與勞動力人口占比下降相對應的,是老齡人口占比的提升。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爲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爲19064萬人,佔13.5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則上升5.44個百分點。

因此,陸傑華表示,老齡化問題也是接下來我國人口結構將面臨的一大難題,如果缺乏及時的勞動力和新增人口補充,人口負增長問題會加速到來。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我國人口總量龐大,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於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三胎政策放開後會迎來新的生育潮嗎?

專家:很大可能不會出現

在三胎政策落地之後,我國是否能開啓新一輪生育高峰?陸傑華對此表示:“按照我們的預估,三胎政策後很大可能不會引發一次新的生育潮。”

實際上,在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陸傑華表示,儘管出生人口有一定幅度回升,但實際並未迎來此前預估的生育高峰和二孩堆積現象。同樣,陸傑華表示,放開二胎沒能迎來理想的生育高峰,放開三胎也很難出現新的生育大潮。

“從生育主體的意願來看,目前放開生育的重心仍是家庭二孩。但由於二孩尚未迎來預期生育高峰,因此要在二孩基礎上再生三孩的意願或許並不會太強烈。”陸傑華分析指出,無論是從生育三胎的基數、體量、規模佔比來看,還是生育三胎可能的預期來看,出現生育新高峰和三胎堆積的概率並不搞。

那麼,是什麼限制了年輕人的生育慾望?陸傑華分析指出,最大原因在於當前的生育成本過高。除了生育成本外,陸傑華表示,目前作爲生育主體的80後、90後,受新思想的影響,生育觀念也有所變化。“年輕人的人生目標開始趨於多元化,生育已經不再是人生必選項。”因此,陸傑華認爲,傳統婚戀和生育觀念的轉變,也是限制當下適齡人口生育的一大重要因素。

“而從整個社會來看,我們過去人口越少越好的觀念還沒有徹底改變,這也是限制人口增長的一大問題。”陸傑華告訴紅星新聞,過去我們認爲龐大的人口數量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負擔,但實際上,我們如今面對的人口結構失衡問題,要比人口數量的問題更嚴重。因此,不徹底扭轉這一觀念,生育潮的到來仍將是一大難題。

三胎要“出生”,應該怎麼做?

專家:完善生育配套措施、保障女性就業權利

陸傑華告訴紅星新聞,放開三胎政策只是鼓勵生育的第一步。而真的讓三胎“生出來”,首先應該反思的是,在二孩生育放開後,我們爲何沒能實現生育高峰的問題。

實際上,從1992年開始,我國總和生育率低於2.1(達到人口更替水平值),至今已近30年。而在全面放開二胎政策落地5年後的2020年,生育率仍處在1.3的水平,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也曾公開表示:“1.3的婦女總和生育率已經處於較低水平。”

因此,在陸傑華看來,二胎政策背後所反應出的生育配套不完善等問題,如今已經成爲放開三胎政策必須要考量的現實問題。

要保證三胎的落地,陸傑華認爲,首先需要完善生育配套措施,出臺更細緻的家庭生育友好政策,同時建立起服務全社會的托幼服務,降低教育成本,這才能免去一個家庭生育三胎的後顧之憂。

另一方面,陸傑華表示,作爲生育本身的女性權利保證,也是三胎落地的基礎。因此,陸傑華指出,要出臺更有力的政策來保護女性的就業權利,免去其面對的不公平社會職業競爭。“如果這些綜合性問題不解決好,那麼就很難釋放出預期的生育率。”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降低家庭教育開支。要完善生育休假與生育保險制度,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業合法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還特別提出了婚嫁、年輕人婚戀觀等問題。其中明確指出:要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加強適婚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引導,對婚嫁陋習、天價彩禮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治理。

這些問題是否與三胎落地有關?陸傑華對此表示,當前我國婚戀文化中,年輕人婚戀意願低,結婚後趨向不生育或少生的現象比較明顯。因此,改變其婚戀觀念,讓更多人勇於選擇婚姻,勇於生孩子,其實是提高生育率的一個先決條件。

此外,也有聲音認爲,當前由於學制過長,導致女性畢業後就以進入晚婚晚育的狀態,這也是我國生育率持續走低的原因之一。因此,有聲音建議,要放開生育,還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學制。

就此說法,陸傑華迴應紅星新聞指出,從現實來看這一說法有一定道理,但縮短學制和生育意願的提升存在多大關係,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而在陸傑華看來,無論是修改學制還是改變年輕人的婚育觀念,是一項長期持續的政策推動。但現階段的首要任務,陸傑華認爲,依舊是完善友好的生育環境,爲女性提供有力的社會保障纔是重中之重。

推薦閱讀:

三孩生育政策來了,多隻母嬰股大漲 業內:將緩解奶粉行業價格戰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六一”兒童節到來前夕,三孩生育政策現重大進展。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今日(5月31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消息一出,股市躁動,尤其是奶粉行業和母嬰行業,多隻相關個股尾盤大漲或者衝擊漲停。那麼,三孩政策對於奶粉行業影響究竟如何?

多隻奶粉、母嬰股尾盤大漲

5月31日三孩政策發佈當天,A股港股市場多隻相關概念股現異動。

在A股市場,多隻乳業和母嬰用品相關個股尾盤大幅上漲:貝因美(002570,SZ)當日尾盤衝擊漲停,並以8.09%的漲幅報收;從事母嬰商品銷售及相關業務的愛嬰室(603214,SH)尾盤大幅上漲,並以7.02%的漲幅報收;從事母嬰產品和服務的金髮拉比(002762,SZ)、從事“玩具+互聯網教育”雙主營業務的高樂股份(002348,SZ),兩隻個股5月31日雙雙以漲停報收。

此外,港股相關概念股尾盤也出現大漲。例如,好孩子國際(01086,HK)大漲30.89%。

三孩政策對於相關行業影響如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上,今年4月底就曾經有投資者就多胎放開投資機會相關佈局向金髮拉比進行提問,當時金髮拉比方面迴應稱,公司在嬰幼兒消費品行業品牌經營20多年,對國家在人口、生育、母嬰行業等方面的政策一直以來保持高度關注。雖然現在暫未看到國家正式發佈的有關放開多胎的官方政策,但當前我國面臨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假如國家放開多胎政策,這無疑將是母嬰行業又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5月31日下午,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稱,三孩政策的推出,對於整個兒童食品行業、母嬰行業等來說都將帶來整體的利好。但從目前消息來看,推出三孩生育政策後,在相關配套政策的實施方面,未來各個省份可能不太一樣。同時,從最近一兩年的情況來看,三孩政策對於相關行業的利好可能暫時不會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奶粉市場總容量有望提升

受新出生人口連續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近兩年的乳業競爭日趨激烈。萬德數據顯示,以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來計算,A股共有13家乳品上市企業。13家公司中,有5家公司2020年扣非淨利潤實現正增長,但也有8家出現下滑,佔據了大多數。

13家公司中,去年扣非淨利潤增幅最大的公司爲妙可藍多:公司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爲4457萬元,相比2019年的虧損1219萬元扭虧爲盈。

此外,伊利股份、新乳業、天潤乳業和光明乳業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增幅均不超過6%。而5月31日尾盤大漲的貝因美,公司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爲-4.82億元,2019年公司同樣虧損1.38億元。

不過,從今年一季度來看,乳品上市公司業績有好轉跡象。13家企業扣非淨利潤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熊貓乳品和燕塘乳業增幅分別爲28724.41%和1222.97%。

眼下的三孩生育政策,對於乳業影響如何?

5月31日,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三孩政策的推出,對於整個人口出生率將產生一定的支撐作用,這對於整個嬰兒配方奶粉行業來說也將是極大利好。具體來說,一方面將促進整個奶粉行業總容量的提升;第二,將促進整個奶粉行業競爭格局更加良性;第三,將有利於減緩企業之間的價格戰;第四,相關政策出臺後,有利於提振資本市場對於上市奶粉企業的信心。

浙商證券則認爲,若全面放開生育,奶粉市場空間預期有望大幅改善。行業量穩、價增背景下,以中國飛鶴、澳優等爲代表的頭部奶粉企業依託在超高端/高端領域的深耕經驗、全產業鏈佈局優勢、已建立的品牌勢能,有望率先受益於生育政策放開帶來的長期紅利,持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受三孩政策消息的刺激,港股的幾家奶粉企業均收漲,中國飛鶴今日收漲2.84%,澳優收漲3.78%。(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