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和人道都不應雙標

臺灣關島政府合作推動下,華航11日執行人道包機。(駐關島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

去年一整年蔡政府最被詬病就是防疫雙標,一方面對於陸配小明甚至滯留武漢臺人返臺極盡吹毛求疵能事;另一方面有錢臺人卻可自費包機返臺,還以「臺灣醫療量能充足」之名數度外籍旅客「人道包機」入境治病,這次關島包機防疫規格也不嚴格,只有有症狀才入境採檢。

沒有人反對人道主義,但必須是標準一致的人道主義;且必須量力而爲,「人道」之餘防疫不能放鬆。

去年2月蔡政府以包機接回日本鑽石公主號上的19名國人回臺,當時並事前掌握名單及確認檢疫情況;之後也陸續接了10幾個梯次的帛琉人民來臺就醫;上週又有奈及利亞臺商自費包機返臺就醫但確診,成爲類似案例的第二例。

換言之,無論是預防染疫的緊急集體救援包機、疑似染疫者的自費包機,或是純粹醫療人道包機,臺灣都已經有過經驗

不過,上月英國驚傳冠狀變種病毒,近40國都對英國祭出斷航,但臺灣卻從英國飛回一架載有114名旅客、13名機組員的華航航班抵臺,其中有乘客還發燒。至此蔡政府的邏輯已經不夠用:何謂「人道」包機?爲何同樣是從疫情高風險區接回國人,從英國可以,從中國大陸不行?

此次關島包機的情況略有不同,因爲關島是封島的狀況,相對風險較低;但我們想請問,今天如果從中國大陸相對風險較低的省分,有臺胞想包機返臺,可能嗎?又可能不一律入境採檢嗎?

料敵從嚴,全球疫情緊繃之時,封城、停課、春節不返鄉;臺灣缺試劑、缺疫苗,卻還在接回外籍人士來臺就醫,簡直是活在平行時空,難怪紐約時報說我們「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