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協會理事長:疫情不樂觀 確診病例會拋物線上升

國內已連續5天單日確診超過百例防疫協會理事長王任賢今表示,他對疫情發展很不樂觀,因爲目前出現的病例,都是上週三政府進行干預措施前的病例數,這樣的數字會繼續呈現拋物線上升。(POP Radio聯播網《POP撞新聞製作單位提供)

國內已連續5天單日確診超過百例,防疫協會理事長王任賢今表示,他對疫情發展很不樂觀,因爲目前出現的病例,都是上週三政府進行干預措施前的病例數,這樣的數字會繼續呈現拋物線上升;如果現在有下降,就是篩檢量不夠。尤其,目前臨時篩檢站都設在雙北中南部因篩檢量不夠,纔沒篩出真實病例。

綠營普遍認爲「看好了世界臺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警戒」的同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佈國內新增267例本土病例,這是連續第5天單日確診本土病例超過百例,因而宣佈全國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

面對嚴峻疫情,防疫協會理事長王任賢今接受廣播專訪時,特別針對疫情的可能發展提出憂慮。

「我很不樂觀」,王任賢表示,要控制疫情,最重要的干預政策,一個是清零篩查,一個是社區警戒,但這兩個臺灣都做得不是很到位。因此,他認爲疫情會呈現拋物線發展,要出現折點基本上時間必須拖得長一些,所以他認爲疫情不樂觀。

王任賢進一步指出,目前每日確診病例數雖有上、有下,但由於確診者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被驗出病毒,因此目前每天驗出的病例,都是上週三政府進行干預措施前的感染病例,所以他纔會說數字會呈現拋物線上升;即便有下降,也是因爲篩查量不夠。

王任賢強調,尤其目前篩查的點都集中在雙北地區,而中南部因爲篩的量不夠,所以目前仍沒有確實找出實際的感染病例。

被問到中南部縣市若採取雙北的定點快篩,是否也會跑出很多病例?王任賢直言,「對,沒有錯」,一來因爲病毒有潛伏期,二來臺灣已是一日生活圈,只要過一段時間就會散開,不會只是封閉在萬華等地區傳染

對於臺北市柯文哲表示目前北市篩檢陽性率正逐漸下降,王任賢強調,這當然是好現象,尤其透過普遍性的篩查,可有效地將感染者關到病房,所以他認爲雙北決定做普篩是正確的事。他說,這件事告訴我們,雖然疫情指揮中心說「不要篩查」,但雙北透過普篩陸續把病患找出來,「這是逆『時中』的結果,所以不要再順『時中』了,逆『時中』才能把疫情控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