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投資廣告猖獗 金管會示警四大態樣

谷歌、臉書投資詐騙廣告通報量

谷歌、臉書詐騙氾濫、防不勝防,金管會公佈2023年4月至11月底的統計,八個月累計搜報1萬5,511件非法投資廣告、平均每月1,939件詐騙廣告被檢舉,且愈到年關詐騙愈多,金管會也示警四大態樣最多,即冒名金融業者、電話與簡訊及LINE羣組勸誘買股、金融商品交易平臺(APP)、虛擬通貨交易平臺。

金管會2023年4月10日啓動投資詐騙廣告搜報機制起,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通報Google及Meta的投資詐騙廣告已達1萬5,511件,其中又以11月單月通報Google及Meta達4,491件最高,5月單月通報2,497件次之,10月單月通報2,109件爲第三高。證期局統計,2023年前11月累計接獲民衆陳情投資詐騙案件達710件,超越2022年全年的636件、2021年全年的439件。

金管會指出,2023年民衆陳情投資詐騙四大主要態樣,一是冒名金融業者,假冒合法證券業者或金融機構發送簡訊招攬加入 LINE羣組,或假冒財經名人成立羣組,鼓吹投資特定商品或下載特定APP。

二是電話與簡訊及LINE羣組勸誘買股,以LINE羣組假稱提供高獲利飆股資訊勸誘民衆投資港股或臺股,或以電話推薦飆股方式,或以簡訊提供網路連結方式,勸誘民衆點選連結及加入網路羣組。

三是金融商品交易平臺(APP)投資詐騙,手法是推薦民衆安裝假投資平臺App,宣稱該App可插隊搶漲停股票並保證獲利,投資人先於該平臺操作買到漲停股票並有小額獲利,接着便被要求持續加碼匯款,直到投資人發現並無法將獲利提領出來,才知受騙。

四是虛擬通貨交易平臺則宣稱虛擬貨幣交易可獲高收益,或先以提供飆股方式逐步勸誘民衆民衆投資虛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