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偏光片變資源 宏源促進循環經濟

宏源實業日前受邀於國際半導體展當中的循環專區秀出其技術。圖/業者提供

科技日益進步,許多電子產品需使用到液晶顯示器,導致國內生產偏光片數量也逐年上升,使廢偏光片、裁切邊料、不良產品及回收料等去化問題快速浮現。

宏源實業有鑑於此,利用水離子結合電磁波感應熱處理來轉化廢棄偏光片,進而回收爲可利用資源,並對固相殘餘物(殘炭)作再利用評估,衍生燃料、染料吸附劑,於日前國際半導體展當中展出此專利技術,讓更多企業走向節能減碳綠能新技術。

宏源實業總經理蕭睿昶指出,臺灣目前處理方式主要以焚化爲主,因偏光片中含有碘離子於燃燒時會產生紫煙,會受到民衆抗議,最後焚化廠也全面拒收廢偏光片。經實驗結果得知,水離子反應設備處理後,範例A廠:偏光片固相殘餘物,可作爲衍生燃料,熱值高於無煙煤(7,000Kcal/Kg);範例B廠:殘炭可作爲染料吸附劑。

據瞭解,臺灣生產的偏光片佔全球市場15%以上,但偏光片的廢料非常蓬鬆,需要極大空間堆放,在場地有限的情況下,蓬鬆的廢料不僅佔據空間,更造成無法換成產值的浪費。爲解決偏光板廠的窘境,經濟部技術處也開發廢棄偏光板高效循環資源化技術,幫助企業在成本考量下可達到循環經濟的效益。

蕭睿昶表示,公司11月已取得美國發明專利,預計明(2022)年3月水離子有機溶劑專用機正式上市。所有系統設備,都是模組化、客製化、充分討論、收集處理廢棄物的資訊後纔開始設計,以求完美解決客戶需求,因爲模組化設計,要擴大量能很容易,從2.5TPD至100TPD,基本性能大小機型裝備均可達成所要求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