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石材變「綠金」 石材業新世代搶攻循環經濟

經濟工業局近年輔導石材業將廢棄石材餘料,以水泥應用複合技術,開發出新型循環磨石產品,搶攻循環經濟新商機。(圖/經濟部提供)

記者林淑慧/臺北報導

廢棄石材也能變「綠金」。經濟部工業局近年輔導石材業新世代,將廢棄石材餘料以水泥應用複合技術,開發出新型循環水磨石產品,讓廢棄物不再只是廢棄物,搖身成爲多元應用且具彈性新式建材,搶攻循環經濟新商機。

工業局官員指出,近年推動循環經濟之產業輔導政策,石材產業第二代、第三代陸續就位,傳承上一代經驗亦勇於接受市場變革挑戰,除了穩固既有市場,也開展產業與市場「對話能力

像是民國62年成立的瑩大公司,在花蓮縣安鄉建立分類回收石材工廠,從事加工再製碎石,洗石子傳統磨石子地板;第二代石桓圳接班後爲追求創新,積極開拓廢棄石材餘料之技術能量,透過開發各式模具產製成各項預鑄洗石子景觀產品及環保地磚,並陸續引進全自動生產線機器,讓其產品更加圓潤增添質感

另外,近年來天然資源與石材原料日益匱乏,官員說,近年輔導石材業將石材產業製程之循環回收石粒(粉)料,進行顆粒布料調色外觀規劃,最後以水泥應用複合技術,開發出有別於傳統「磨石仔地板」的新型循環水磨石產品。

「最大的好處是將原石材加工業的邊餘料,經回收、粉碎、重組不斷的循環應用方式,讓廢棄物不再只是廢棄物,搖身成爲多元應用且具彈性之新式建材。」工業局官員說。

經濟部表示,過去傳統產業面臨轉型時,皆對於既有產業供應鏈產生衝擊。這次利用石材加工產業回收與加工體制基礎,透過導入設計與技術輔導,產業餘廢料經回收、粉碎、再製、加值(質)再一次地進入循環,證明了傳統石材加工產業,亦能投入循環經濟的供應鏈中,並找到成功轉型的機會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

►ETtoday 8歲瘋狂購物節!全館活動38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