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人集社《黑色微光》電影式光影結合偶戲展現奇想詩意

飛人集社劇團製作的《黑色微光》,即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國家歌劇院提供)

飛人集社劇團製作的《黑色微光》,邀請國際知名的美國光影藝術賴瑞李德(Larry Reed),以「電影式光影」的手法結合偶戲,敘述一個躲在幻想世界裡的小男孩克服傷痛、面對現實故事,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曾觀賞排練的歌劇院副總監汪虹18日表示,用溫暖的形式呈現社會議題,雖然看似沉重的情節,卻令人感受到曙光就在前方。

創立15年的飛人集社劇團,「飛人」取其諧音「非人=偶」,多次獲臺新藝術獎提名,並受邀至北京荷蘭法國新加坡西班牙日本等各地藝術節演出。《黑色微光》的創作靈感來自一則社會暴力悲劇報導,1名小男孩因父母吵架被獨自留下,他封閉自我活在幻想世界,面對傷痛、處理傷痛,最後放下傷痛的故事,劇團在創作過程還特別諮詢社工師與兒童心理專家,以求劇情安排合理到位。

《黑色微光》邀請美國光影藝術家賴瑞.李德,以獨特的「電影式光影劇場」手法結合皮影戲、當代電影及劇場技術,製造出遠景中景近景特寫及淡入淡出等電影運鏡效果舞臺人偶交疊、光影變化,充滿了奇想詩意

「希望帶給社會一些安慰和心理支持,讓來看戲的親子,有機會開啓討論空間」導演石佩玉18日在演出記者會中表示,這樣的事件不應該只有新聞的報導,希望透過藝術轉化,將事件能讓更多人理解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