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成臺灣癌症新發人數之首 臺大癌醫院長揭防治目標
臺灣肺癌研究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癌醫分院院長楊志新說,學界呼籲成立國家級辦公室,落實2030年減少肺癌過早死亡率3分之1目標。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衛福部國健署今公佈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肺癌新發個案人數超過大腸癌,成爲臺灣癌症之首。臺灣肺癌研究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癌醫分院院長楊志新說,此現象與國健署推動肺癌篩檢有關,不少民衆因此意識到肺癌重要性,選擇自費檢查,在早期篩出癌症;學界呼籲成立國家級辦公室,落實2030年減少肺癌過早死亡率3分之1目標。
楊志新表示,肺癌個案數「超車」原因,與衛福部國健署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有關,除符合篩檢資格的重度煙癮、家族史民衆,近期也有不少人看到相關宣導,發現肺癌嚴重性,在自費健檢時加做LDCT,故篩出第一期肺癌病人顯著增加。
楊志新也說,抽菸是肺癌已知危險因子,但臺灣因菸害防制政策完善,抽菸民衆比率低,引起的肺癌人數下降中,但肺癌罹癌人數不減反增,凸顯不抽菸肺癌在臺灣的重要性。事實上,不抽菸肺癌致病原因仍有待釐清,一般認爲與人種即家族史有關,故亞洲國家人數特別多。其他危險因子如PM2.5空氣污染、化學藥品、環境賀爾蒙等,均有學者認爲與不抽菸肺癌有關,但過去相關研究並未看到單一危險因子與肺癌「顯著相關」。
衛福部健保署明年起將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用於癌症病人基因檢測,配對合適的創新藥物治療。肺癌是標靶治療發展最快的癌別之一,楊志新表示,此做法對晚期肺癌病友很有幫助,經基因檢測後,醫師就能知道使用哪些標靶藥物治療效果較佳,也能知道免疫藥物使用後能否發揮效用;病人精準用藥,也有助提升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若無基因檢測協助判斷,臨牀上只能亂猜,恐無謂消耗醫療資源。
爲防止肺癌對國人健康持續造成危害,近期肺癌學界倡議,應成立「國家級肺癌防治辦公室」。楊志新說,成立辦公室共有二大目標,短期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降低肺癌病人過早死亡率3分之1;長期目標則是比照美國癌症登月計劃,在2050年前肺癌死亡率減半。爲達目標,需要長時間、跨部會合作,才能看到防治成果。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