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肺癌、乳癌利器!國衛院揭「標靶新藥」抑制致癌基因

抗肺癌、乳癌利器!國衛院揭「標靶新藥」抑制致癌基因。(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國衛院今(5)日公佈新抗癌標靶藥物,能促進MYC蛋白質降解、抑制腫瘤,促使癌細胞凋亡,對癌症治療具極大助益。(李念庭攝)

癌症爲我國死因榜首,目前市面上許多標靶治療藥物,是針對癌細胞特殊基因變異所研發,但有許多致癌基因及癌症驅動蛋白質,雖然已被發現多年,卻因本身特性問題難以成藥。國衛院今(5)日公佈新研究,發現候選發展藥物DBPR728「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劑」,可以促進腫瘤內MYC癌症驅動蛋白質降解,抑制腫瘤、促使癌細胞死亡,對癌症治療將具極大助益。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究員紀雅惠說明,約有28%常見癌症帶有MYC致癌基因擴增,包括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肝癌、攝護腺癌等,但目前並沒有針對MYC蛋白質的標靶藥物。在精準醫學發展下,部分癌症能因應基因變異,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但仍有超過80%無法靠標靶藥物治療,尤其屬基因擴增的MYC、MYCN,在治療上一直沒有很好的藥物。

國衛院團隊從2018年起,利用極光激酶A有穩定MYC蛋白質的特性,設計小分子化合物來破壞兩蛋白質間作用力,讓MYC蛋白質可以被帶入細胞的蛋白酶體進行降解,來抑制腫瘤進行糖酵解作用。紀雅惠指出,癌細胞會利用糖酵解作用,獲得比一般細胞生長所需更多的能量與原料,而MYC蛋白質會協助轉錄糖酵解作用所需要的酵素,因此癌細胞中常發現MYC基因擴增變異,促使癌細胞快速生長,術後複發率也高,造成病患整體存活率下降。

DBPR728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劑具特殊前體藥物設計,改善口服吸收性和藥物進入腫瘤比例,體內利用率很高。紀雅惠說明,DBPR728進入人體、經過腸胃後,仍能保留高藥物濃度進入腫瘤內,由於代謝速度慢,可以在腫瘤內逐漸釋放活性藥物,有效促使腫瘤消退、進而造成癌細胞凋亡。過去雖有其他小分子化合物能促使MYC蛋白質降解,但因在腫瘤的代謝速度快且生體利用率低,皆無法在腫瘤內造成有效的MYC 蛋白質降解。

紀雅惠表示,DBPR728小分子化合物對具高MYC表達的三陰性乳癌、小細胞肺癌效果特別好,三陰性乳癌約70%、小細胞肺癌約30%具MYC高表達,兩者過去通常只能透過化療治療,且複發率高,此新藥物能有效讓MYC癌症驅動蛋白質降解,對腫瘤抑制有很大幫助,是很大的突破。

根據國衛院資料,在多種具MYC基因擴增的移植腫瘤實驗鼠上,皆證實可以造成腫瘤消退,部分腫瘤在停藥後3個月內甚至未發現復發跡象。本研究今(2024)年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出版期刊《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並被選爲當期封面文章。此技術也獲得中華民國專利,未來期待與生技公司完成技術移轉,完成臨牀前毒理試驗、進入臨牀試驗,爲癌症精準醫療標靶藥物增添另一項治療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