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面臨肺炎與瘧疾雙挑戰 屠呦呦籲:做好完善防範措施

▲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科技類獎項中國科學家。(圖/翻攝百度百科

實習記者周茹焮/綜合報導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以及其他14位科學家,16日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或譯刺胳針)發表評論文章,「在新冠病毒流行之際,非洲瘧疾的防備也至關重要」,呼籲他們除了需要做好應對新冠病毒的準備,還需考量當地的瘧疾情況,做好完善的防範措施

科學家認爲新冠病毒的傳染力破壞當地瘧疾控制的可能性極大,非洲還需要考慮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應對挑戰。可以從2014至2016年期間,在西非發現的伊波拉病毒中獲取經驗以作借鑑,這段時期,包括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在內的瘧疾流行國家都逐漸出現伊波拉導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瘧疾控制工作造成重大的影響

當年幾內亞因爲尋求瘧疾患者數量降低,能夠提供治療數量減少,與沒有出現伊波拉的年份相比,衛生機構發現瘧疾病例估計比預期少7.4萬例,原因是埃博拉早期症狀與瘧疾極爲相似,導致早期診斷困難。

幾內亞在2013年瘧疾的死亡人數爲108人;2014年的死亡人數爲1067人(世衛組織估計爲9428人),其中死於伊波拉的人數爲2446人。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病毒的暴發,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約有7000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與瘧疾相關的疾病

新冠病毒與伊波拉早期症狀非常相似,都是發燒、肌痛和疲勞,可能與瘧疾混淆,讓早期臨牀診斷面臨各種挑戰。世衛組織正在監測疫情的快速發展情況,並制定和有效執行公共衛生政策向瘧疾流行地區的國家提供醫療以及防範建議

瘧疾流行地區的政府和衛生領導人必須在發生新冠病毒發生以前將醫療基礎設施壓力降至最低,儘可能的優化資源分配,以確保干擾瘧疾控制的風險。應提前進行醫療用品管理外科口罩及其他防護設備儲存,以及對醫務人員進行充分的培訓

在緊急情況下,以短期救濟瘧疾可考慮在高流行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藥物管理和蚊帳分發。這些防範措施可減少對醫療資源的壓力和儘量減少診斷中的混雜因素,協助對抗新冠肺炎管理工作。對此,屠呦呦以及其他科學家認爲最重要的是國家協調一致的努力,需要集體政治意願和團結。

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終身研究員,在2015年10月5日成爲首位獲得諾貝爾科技類獎項的中國科學家,獎項爲表彰她和其團隊發現的青蒿素在世界抗擊瘧疾鬥爭中做出的偉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