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濱森川裡海藝術季 13國際名家駐地創作

沿着太平洋戶外藝術季!花蓮豐濱鄉有着「全臺最美的公路」臺11線,當地族人秉持友善耕作成功覆育稻米,優美環境成爲每年林務局溼地藝術季的首選場地。今年,共有13名國內外藝術家駐村創作,取用當地現有資源,在山邊海邊甚至稻田中搭建藝術品,當地族人直呼,好像生活藝術館

花蓮豐濱鄉遵循「裡山倡議精神,以生態環境補償方式耕作,豐濱鄉新社嘎瑪蘭部落、復興無煙部落、磯崎及港口等地,與日本「裡山」、「裡地」、「裡海場域相仿,形成複合式農村生態系,透過友善耕作維持了生物多樣性,又能提供族人生活所需。

今年「森川裡海溼地藝術季」邀請13名國內外藝術家,包括印尼、日本及美國國際藝術家,分別在豐濱鄉4個部落駐村1個月,與當地原住民族生活,學習最道地的原住民文化,並就地創作藝術品,將展出至明年3月底。

阿美族藝術家魯碧司瓦那作品「我們還可以清澈嗎?像nem nem一樣」,大小不一的圓形作品彷彿母體孕育的巢穴,放置在坡度7、80度的山坡上,她說,nem nem爲阿美族語涌泉意思,昔日農耕時節孩童挑着水壺至涌泉處取水,家人飲用後的讚賞,令人忘卻提水的辛勞,簡單而美好,呼應現代人如何讓迴歸清澈,讓環境迴歸美麗,如同nem nem一樣。

13件作品就分佈在4個部落,民衆可開車前往尋覓,若找不到作品,可隨機請教當地族人,幾乎每個族人都能說出藝術品藏匿處,林管處長楊瑞芬說,森川裡海溼地藝術季展至明年3月底,歡迎民衆透過藝術品感受當地生活縮影,更可以與當地族人暢談藝術品誕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