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關倒數5天 哪些股票能抱過年?

封關前選股錦囊不藏私,抱股過好年。(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封關前選股錦囊。(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臺積電的亮眼財報,搭配美股頻創新高,帶動加權指數重返高檔,科技類股以AI產業爲圭臬,產業趨勢明確帶動資金彙集,傳產類股則是創高與創低並存,操作前必須審慎評估。

擺脫開年的躊躇不前,美國道瓊、S&P 500與費城半導體指數,陸續創下歷史新高,Nasdaq指數則創波段新高,臺灣加權指數在外資迅速回補下,再度逼近萬八大關,美股的關鍵仍是AI,相關個股再次揮軍向上,尤以美超微單日上漲三五.九四%最爲驚人,包含Nvidia、Google、微軟、AMD、博通等,股價也紛紛創下歷史新高,臺股的關鍵則是護國神山臺積電的亮眼財報。

神山再次拯救臺股

頂住去年第四季匯率升值劣勢,臺積電硬是繳出每股稅後盈餘九.二一元優於預期的好成績,全年EPS三二.三四元。第四季毛利率五三%、營益率四一.六%、稅後純益率三八.二%,財報也顯示三奈米制程佔晶圓銷售金額十五%,五奈米三五%、七奈米十七%,整體而言,先進製程營收達整體晶圓銷售金額六七%。

展望今年,預期無晶圓廠半導體庫存將恢復到更健康的水平,即使大環境仍有不確定性,但是對臺積電而言,將會是健康成長的一年,主因爲三奈米技術持強,市場對五奈米需求強烈,以及AI相關需求旺盛。首季營收以美元計價,預期中間值將季減六.三%、毛利率落在五二~五四%,整體財測介於合乎預期與優於預期之間。

臺積電也預期今年全年包含高性能運算、物聯網、車用與手機都會成長,年成長將超過二○%(low-to-mid-twenties),其中三奈米營收成長率約十五%(mid teen),而市場高度關注的AI貢獻度,看好由HPC驅動的AI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高達五○%,並預估AI相關營收,將在二七年佔臺積電整體營收十七~十九%。

再看更長遠,臺積電預估未來幾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爲十五~二○%,長期毛利率五三%或是更高,去年度全年現金股息十一.二五元,今年則至少會是十三.五元,而海外擴廠進度方面,日本廠將於二月二十四日開幕,並在第四季量產十六、二二、二八奈米,美國亞利桑那廠則會在二五年上半年進入四奈米的量產,歐洲廠在第四季動工,以車用成熟製程爲主。

公告亮眼財報當晚帶動臺積電ADR漲幅將近一成,翌日臺灣母股也再次重返六○○元之上,單日成交量能達十七.六萬張,其中光是外資就淨買超高達十一.三萬張,若接下來股價能夠站穩在大量區之上,則代表籌碼面換手成功,搭配均線轉爲全面上彎,且呈現多頭排列,目標明確即劍指突破天價六八八元,也是加權指數挑戰歷史新高點的重要關鍵。

受到臺積電的激勵,讓原本回測六○日均線的加權指數,單日跳空上漲二.六三%,也帶動外資於一月十七日創下史上第三大賣超的七八二.二三億元,十九日就迅速回補、買超八○一.六九億元,爲史上第二大買超金額,僅次於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飛利浦和臺積電的盤後定價鉅額交易,臺積電再次扮演臺股救世主的角色。

一個地球兩個世界

除了臺積電之外,Meta執行長Zuckerberg表示,至今年底基礎設施將包括三五萬張Nvidia的H100顯卡,市場預估可能斥資將近一百億美元,帶動Nvidia股價寫下六○三.三一美元的歷史新高,搭配AI伺服器及儲存技術大廠美超微,大幅度上修上一季度財測,也創下了四八五.八六元的新天價,帶動臺灣AI相關個股全面上漲表態,緯穎衝上二二五○元、廣達來到二六○元、緯創則是一一八.五元。

在臺積電與AI股領軍,搭配股王世芯KY再創歷史新高,帶動高價股表現之下,加權指數出現兩個向上的跳空缺口,回到前波高點附近,均線全面翻揚,技術指標屬有利短多格局,若外資能延續買超,將更利於向上突破,動作將與新臺幣升貶有高度正相關連動性,櫃檯指數則在回測六○日均線不破後向上彈升,回到原本的高檔整理區間,成交量能若溫和放大,將有助於挑戰高點。

日本與印度股市也在創高軌道上,相對之下,中國上證、深證與香港股市則頗爲弱勢,上證與深證指數下跌至三年半來的低點,香港恆生指數一度跌破萬五大關,外電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已向至少兩家國有保險公司發出口頭指導,要求停止在A股市場賣超股票,以緩和跌勢,另也傳出將設立規模二兆人民幣的股市平準基金,目的是防止人民幣在中國A股暴跌時貶值過快,中國人行宣佈調降存款準備金率○.五%。

中國內有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外則需與以美國爲首的民主國家對抗,然而畢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年產三○億噸水泥、十億噸粗鋼,預計今年將有二○項以上的新石化計劃陸續完工投產,加上持續取消ECFA優惠關稅、未來甚至可能終止,都將對於臺灣傳統產業帶來相當巨大的衝擊,也使得臺股縱然位處高檔,個股股價卻呈現創高與創低並存的天壤之別。

就算在臺灣市場具有龍頭地位,面對中國擁有商品價格話語權,也只能跟在後面走,傳產類股轉型已是迫在眉睫,如臺泥轉型朝新能源產業發展,中鋼宣示高值化精緻鋼廠、發展綠能,這也可延伸至電子產業,尤其遇到中國政府補助重點項目,競爭難度將大幅度提升,以面板產業爲例,除了關廠、優退、減產以降低成本之外,也透過智能化、轉投資等方式,強化競爭力,如高階消費性電子產品、車用等利基性市場。

洋華是重電股的明日之星

水泥、鋼鐵、塑化等以中國爲市場的產業,面臨產業逆風,股價恐不易有太好表現,不過整體而言仍維持輪動格局,再生能源相關、重電與電線電纜、銷往美國AM市場的汽車零組件廠、航太、成衣與製鞋等,內需則有觀光、餐飲、飯店、娛樂等,就產業特性來說,雖然爆發力不如電子業,不過穩健的營運與股利政策,依舊是值得持續留意的投資方向。

總統大選執政黨勝出,原先推行政策將可望延續甚至更爲擴大,近期以風力發電、能源、重電等產業表現相對較佳,華城、世紀鋼再創新高,泓德能源、雲豹能源、森崴能源等也出現轉強跡象,可留意轉型成功的洋華,營運已經出現明確的質變,獲利能力明顯提升。

洋華主要業務爲觸控面板與機電,觸控面板自一八年起轉型朝工控等利基型市場發展,機電業務源自與日商古河電工技術合作,主要提供電線電纜接頭,客戶爲電線電纜業者,終端客戶爲臺電,受惠臺電強韌電網計劃,搭配持股十三.四九%的大股東合機去年拿下臺電逾四二億元訂單,洋華機電業務至去年第三季佔營收佔比已大幅提升至七六%,或爲主要營收穫利來源。

隨着產品組合出現結構性的轉變,反應在獲利能力上,洋華毛利率從二一年第四季的二○.七二%,至二三年第三季已提升至三九.七一%,同時期營益率更是從四.二五%近七倍增長至二九.五八%,二三年前三季稅後純益四.一六億元、EPS二.七五元,已追平二二年全年表現,目前股價約五七元,本益比與股價淨值比與同業相較具有向上成長潛力,相較於去年前三季EPS一.九元、股價八五元的亞力,仍有不小的比價空間值得期待。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84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先探投資週刊22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