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關前是否抱股過年? 國民股票大集合看懂趨勢

圖/先探提供

外資大賣臺積電,加上本土疫情未明,引發春節前賣股過年氣氛,但半導體面板被動元件航運基本面都還很好,電子零組件漲價題材擴散,趁拉回調整長假後持股,尤其率先鎖定半導體、航運、高息股。

國際股市高檔震盪,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前後股市已創新高,反映將祭出一.九兆美元刺激經濟方案,以及對個人發放一千四百美元、提高失業救濟金等利多。接下來就是企業財報英特爾日前交出亮麗財報,惟可能不委代工,造成英特爾及積電股價一起跌,拖累費半指數,所幸有谷歌蘋果預期季報利多,股價表現強勢。技術面上,標普及那斯達克都還在所有均線之上,道瓊及費半則接近均線,未來強勢關卡各在三千八百點、一萬三千點、三萬點及二九五○點。正常情況下費半指數須在三千點整數關卡上下整理一陣子,再衝關纔有力。

歐洲股市也是高檔震盪等待解封;亞洲的韓股姿態高,接近歷史高點三二六六點、日本也在近三○年高點附近。中國深圳指數一度創五年半新高,上證指數則挑戰近五年半高點,都守在月線之上;香港恆生及國企股亦同,表現都很強,包括中芯國際、騰訊、長電、股王茅臺、舜宇光學、鴻海集團鴻騰富智康等表現都不錯,尤其騰訊總市值推升至九千億美元以上,超過特斯拉及臉書,居全球第五名。

封關前先消化賣壓

外資二十二日大賣臺股三三四.三五億元、二十五日續賣二○九.七六億元;二十六日再賣二八八﹞五六億元,至二十六日止,外資一月份轉爲賣超四○五﹞三億元,合計賣超臺積電近十萬張,提款超過六百億元,主要就是英特爾釋單利多落空,引發外資賣壓;另一方面媒體不斷報導年輕新進投資人如何梭哈臺積電或權證賺大錢等,以致臺積電股價跌,但融資近一週卻增加超過五千張。過去臺積電融資張數大多在兩萬張左右,如今已增至三萬張以上。而以近日最高價六七九元計算,一月尚未過完,臺積電股價已經大漲二八.九%,跟中型股沒兩樣。過去緩漲變成急漲,就容易引發中長線持有者賣壓,且漲多就是最大利空,加上股價在下跌六四九至六六五元出現超過十三萬張大量,整理在所難免。

投資市場在意疫情發展,確診人數持續增加,大家都怕擴散至生產事業,北部不少公司要員工在家辦公,這股預期心理對漲多股市較不利,尤其距離春節長假只剩幾個交易日,所以賣壓較大,去年電子業之所以大成長,與疫情控制得宜有關,若疫情擴大,可能會影響外資信心。

另一項數據,近十五年春節封關前十日中有九個年度是上揚,上漲機率約六成,代表年前的確有賣壓出來;但是來到封關日前五個交易日,指數上漲機率就逐漸提升,到封關日則有多達十三個年度收紅,上漲機率爲八七%;再進一步觀察,最近五年封關日上漲機率是八成,且近四年封關日都收紅,而近五年封關前五日也都有四個年度上揚及上漲機率爲八○%;也就是說,節前賣壓一般都會提前出籠,一直到最後幾天該賣的已經賣了,賣壓減輕,多頭就會反攻。其實目前指數受臺積電影響壓回,日KD值交叉向下在八○以下,理論上應先整理五到八日,降至低檔後再反攻就會容易。另一方面,指數已跌破二十一日大長紅低點一五七七五點,顯示初步轉弱,一旦十日線不守或將退向月線一五四三○點附近。

由於臺股從去年十一月出現一一七六點長紅後、十二月上漲一○○九點。一月至今又上漲一千點左右,三個月連續大漲,先前就提醒要注意指數與年線乖離達三一.九%,是歷史相對高峰,要小心拉回,目前果然拉回;另一個要注意是融資從十月底至今增加約四五○億元,增加速度相當快速,籌碼較爲不穩,何況一月份已有六次出現單日成交量超過四千億元,其中僅有一次收紅,代表大量就不容易控制,如今拉回最好量能急縮至二八○○億元以下,則將有利籌碼歸屬。

半導體上半年業績不成問題

指數及股價漲多拉回是長多必然現象,此時要檢視基本面有無變化,臺積電在英特爾財報會議中未聲明將委外代工,出現外資大賣超,連帶影響到高價半導體股;但是半導體展望還是非常好,供應鏈透露,聯電、世界先進擬於農曆年後二度調高報價,漲幅最高上看十五%,聯電更已通知十二吋客戶,因產能太滿,必須延長交期近一個月;主要是疫情未解,遠距會議、教學持續,而這波景氣還有汽車電子出來搶產能,使得半導體出現二十年來最旺一次。

而這次半導體景氣先是從疫情開始,遠距離視訊辦公、教學興起帶起筆電、桌機等需求大旺,今年這種情況還是將持續,廣達等下游代工大廠去年底就說今年訂單沒問題、品牌大廠宏碁及華碩也是被客戶追着跑,加上5G世代的轉換一直在進行,對於新舊晶片需求暴增;而特斯拉的成功,電動車已成潮流,對於面板等電子產品需求大增,配合原本汽車應用電子產品比重一直提升,所以造成半導體景氣旺,去年臺灣整體半導體產值年增逾二○%,超過全球低成長數據非常多,今年依舊樂觀,從晶圓代工、封測、驅動及電源管理IC乃至於MOSFET等傳漲價聲音,面板亦同,至今基本面還是很好,有3C產品加上汽車對於半導體需求強勁,上半年半導體業績將不成問題,甚至傳出要提前預定明年初產能纔給下單,所以說晶圓代工還是很好,並不因股價拉回就改變。

臺積電晶圓代工全球無人能比,市佔率超過五成,不但與蘋果、小米等大陸手機大廠關係密切,與汽車半導體大廠如英飛凌、意法半導體、安森等也是密切接觸,且經過今年大漲,總市值推升上五千八百億美元以上,居全球前十名,能見度大增,而PE較美國費半成分股相比相對並不高,特殊的溢價(地緣政治的戰略價值)將使股價低檔有所支撐,預估今年EPS二三元,股價若降至六百以下,PE將至二六倍,較亞馬遜、谷歌、臉書等都低,蘋果PE都超過四二倍,所以外資大賣臺積電也不必看太壞,中長線若看好臺股向一萬八千點推升,逢低可找買點,約在月線附近。

若聯電全年EPS挑戰三.五元,PE向二○倍推升也不離譜;下游封測廠日月光投控若今年EPS挑戰八元,那麼PE還不到十五倍,股價跌破一百元也是多頭機會。已先調漲價格的導線價大廠順德、界霖、長科*這次表現都不錯,長科*漲幅相對較低,可密切追蹤。而半導體封裝的捷敏KY去年前三季EPS三.九一元,第四季營收創歷史次高,全年有機會向五.二元推升,目前PE低於十五倍,可以注意。

千元以上高價IC設計族羣大致上股價持穩,一月份以來以四百至千元IC設計族羣比價推升爲主。包括聯發科世芯KY、愛普、升佳、立積、瑞昱、聯詠、晶心科、力旺等,都有基本面當後盾。聯發科5G晶片出貨量去年第三季已超過高通居全球之冠,今年以來中高階持續推出新產品,中國大廠積極採用,以臺灣來說,電信商以推出萬元以下5G手機,八成以上都是採用聯發科產品,甚至連三星中低階晶片也採用聯發科晶片,今年5G加速世代交替,聯發科將是贏家;加上轉投資的立錡、雷凌、中國匯頂等,無一不站在賺錢浪頭上,所以外資調升聯發科評等到一千二至一千四百元其來有自,逢低可找買點。

高價IC設計族羣必須有個股先帶頭,否則需要先整理一下,等待籌碼沉澱,再配合真正業績出來。

包括被動元件也是一樣,從晶片電阻到LTCC(低溫共燒陶瓷)都說漲價,日本大廠村田、太陽誘電及KOA接連調升財測;而最新消息是華新科近期已針對旗下LTCC產品,啓動二次漲價,漲幅高達五成以上,華新集團旗下的佳邦也是受惠者;而國巨集團旗下的凱美同樣都受惠漲價,股價卻都未來同步強勢,就是籌碼問題,只要量縮下止跌,股價就有表現機會。

其他如面板從大尺寸到中小尺寸都在漲價,華新集團旗下和鑫甚至公告買進彩晶二.三萬張,每股成本十二.六元。當初華邦電股價從二○元之下大漲至三一.五元,點火引信也是大股東買進。如今集團公司加碼買進彩晶,就是看好景氣。友達則是在一月加碼母公司佳世達三.○四億元,每股成本在二七.九八元。以華新及友達在股市地位,買進同集團公司應該不至於套牢,這些都可密切注意。

長假後股利政策成焦點

今年漲幅超過兩成的鴻海,集團今年媒體能見度大增,透過投資電動車想開創新藍海,集團旗下股如天鈺、鴻準、廣宇、乙盛KY以及在中國及香港掛牌的工業互聯、鴻騰、富智康股價表現都很好,連沾上邊的裕隆股價都一度大漲五成,是近兩年來鴻海集團股表現最好一年。外資調升鴻海評等上看一五○元,就看臺積電之外,鴻海能否領軍出線。

其實臺股指數上漲至一萬六千點附近回檔,但不少半導體股漲幅都不小,這有點好處,就是將總市值提升至三百或五百億元以上,未來將有利MSCI調整個股權重時列入,外資屆時將被迫買進追蹤,包括世芯、立積、晶心科、愛普、精材等等,股價拉回也正是尋找買點之時。

進入二月份,春節後各公司陸續召開董事會、宣佈股利,去年電子業大好,股息必不低,通路的至上,去年前三季EPS二.八四元,全年約三.八元左右,可能創近八年新高,以過去配息率七八%預估,應可配發股息約二.九元,換算目前殖利率約八%,股價易漲難跌。

航運股以長榮及陽明爲主開始跌深反彈,由於兩者去年第四季EPS都將超過二元,今年第一季也是相對高檔,股價PE的確低,加上已跌回去年十二月起漲區附近,技術性反彈將出現,但需注意籌碼,若是動不動就出現超過三五至四○萬張大量,股價可能反彈力道較有限。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128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