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在專利上又贏了一次
7月4日,豐田宣佈其固態電池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固態電池一直是業內認爲解決新能源車電池充電時間、續航和安全三大問題最有前途的技術,但同樣也存在三大問題:
成本太高、難以量產、耐久性不足。
但豐田在這次公告中一次性解決了這三個問題:已經開發出了提高電池耐久性的方法,將使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達到1200公里,充電時間縮短至10分鐘,表示有足夠的信心在2027年或2028年實現固態電池量產。
然而鑑於豐田在氫能源上的前科,媒體稱豐田基本是在“未來”和“炒作”之間反覆橫跳。
理論上看,續航達到1200公里,充電時間縮短十分鐘確實能夠做到,但這並不是豐田技術有多牛,而是因爲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本來就比當下的液態電池高出近一倍。
除此之外,固態電池的熱穩定性也更好,而這確實可以解決電池的安全問題。
其實問題都出在“量產”上。
固態電池可以分爲以下三種,聚合物固態電池,氧化物固態電池和硫化物固態電池,從目前的情況看,三者大規模量產的技術均不成熟。而豐田選擇還是量產難度最大的硫化物固態電池。
從專利數來看豐田在固態電池方面的積累確實遙遙領先,但這次重大突破反而導致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又延後了2~3年。
其次是成本問題。假設能夠順利量產,以上三種的度電成本分別爲580元,1230元,1340元。而2022年寧德時代的平均度電成本在800元附近。
換算一下,一個100度的電池,豐田路線下,即便能夠量產還要比寧德的成本貴5400元,何況量產的關鍵,良品率的問題怎麼解決還沒提。
新能源車電池成本佔整車的30%~50%左右,而現在豐田這電池要貴出68%,這將直接體現在最終的售價上傳導給消費者。
一直苛求成本控制的豐田能接受嗎?
作者:嚴張攀製圖:疏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