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國考察有感 侯友宜:臺灣應建立輕軌交通文化

德國輕軌。(圖/取自侯友臉書

記者徐政璿/新北報導

新北副市長侯友宜近日前往德國考察,他坐完德國的輕軌後,有感而發地在臉書表示,臺灣「如果改不掉汽機車爭道、甚至人車爭道的習性,那將大幅降低輕軌的效能」,他指出,新北市淡海輕軌將是北臺灣的第一條輕軌,接下來還有安坑輕軌,「我們要開始建立起輕軌優先交通文化了」。

侯友宜27日晚間在臉書撰文表示,輕軌的成本遠低於捷運,又可以和其他車輛行人共用道路空間,這是許多國外城市都有的大衆運輸工具。雖然是共用道路空間,卻必須有優先順序,也就是所有用路者一定要尊重輕軌列車優先權,才能運行有序

侯友宜說,如果改不掉汽機車爭道、甚至人車爭道的習性,那將大幅降低輕軌的效能。新北市的淡海輕軌將是北臺灣的第一條輕軌,接下來還有安坑輕軌,我們要開始建立起輕軌優先的交通文化了。

侯友宜也曾在21日表示,淡海輕軌由臺灣車輛公司與德國福伊特公司跨國合作,共同設計、製造、測試。新北市當初在招標文件中就要求技術移轉,不只是考慮到未來營運維修,更重要的是要讓國內學習到輕軌系統的設計與製造,提升臺灣的軌道技術能力

侯友宜說,小時候唱過一首愛國歌曲,「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自己的道路自己開」。從零開始,只要我們有技術移轉的決心,10%、30%、50%、70%,更高的自制率總是會讓我們越接近國車國造。若是不走出這一步,永遠都是零。